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十二章 循循善诱(2/3)

作者:公哲


任:你杀牛羊,那牛羊何罪呢?

少林掌门方证立刻说,任施主此言大有菩萨心肠。

左:方丈别上当,他把你我弟子比作牛羊罢了。

任:虫蚁牛羊,菩萨凡人,皆为众生。

方证:是,是,善哉善哉。

可是说得再好,最后还是比谁厉害,若是任老先生没有那三招两式,左掌门一掌就拍死了,佛家讲究四大皆空,方证大师连自己的门人死了都不计较,何况别人呢?

大家表面上说是讲江湖道义,可是自己人都在捅刀子下黑手,岳不群若不是令狐冲独孤九剑发威,华山派气宗估计就死光了,君子剑说来好听,又有什么用呢?任我行武功高,以寡敌众尚且谈笑自若,只有他寻人晦气,找踢人山门,哪个不开眼的又轻易惹他。就算任我行杀了人,一干人等也得客客气气的跟人商量,说白了拳头是硬的,少林大师都认拳头。

丐帮解帮主劝令狐冲回头是岸,说以你的武功,华山掌门还不唾手可得。

说到底,令狐冲是那个石头里蹦出来的不要紧,但是武功高就要紧了。张无忌没有技压群雄的武功,鬼才认他当教主。

孟子只说要为国为民,却不说先练好武功,自然能当武林盟主。可是武林盟主不是比出来的吗,比武招亲,比武招丐帮帮主,否则金轮法王来了,连人家弟子都打不过,再讲仁义岂不是可笑。

孟子在齐国也算待了四五年,教授弟子,也等着被重用,齐国算是他最后的希望了,明知道可能性不大也想在努力一把。

国有疑难的时候,齐宣王也会问问孟子兄的见解。比如公元前316年,燕国内乱,齐宣王发兵,五个月攻下燕国,可是赵国、秦国都打算赶走齐国,燕国人也不欢迎齐国,不知该怎么做,于是问孟子。

孟子说,燕国人不喜欢,民心不可违,还是撤军的好,临走前给燕国选好国君,齐军就撤好了。

这还是齐桓晋文那套,可是如今不一样了,齐宣王不想走,还是呆在那里三年,最后被人撵走了。

聊得多了,齐宣王觉得这人还有真本事,可怎么说呢,自己要的是管仲、晏婴,可是这两人孟子说不屑与之为伍。

可是你仁政那套实在不合时宜,于是对孟子说了真心话,大意是我知道你有才华,很有理想,可是这个世界不是你有理想就可以成功的。你的产品就算比别人好别人便宜,也未必能卖的过人家,总之要识时务,你若是能放弃你那套,我还是愿意用你的,别的不说,你这么能言善辩,去做个使臣搞外交,怎么都不会吃亏有损齐国的名誉,先生你别急着回答我,回去考虑清楚吧。

孟子叹口气,回道,我一辈子就会儒家治国的那一套,你说让我丢了那一套,何异于教玉匠如何雕琢玉器。

齐宣王也叹口气,那算了,我给你一万钟粟米,你在齐国教授子弟吧。

孟子说,无功不受禄,你不用我,又何必留我。

设计师对客户说,你能别在旁**吗,我知道怎么做。

客户一脸不可理喻,你知道怎么做?我的需求你都不清楚,做出来的我不满意,凭什么要给你钱。

于是设计拂袖而去,客户笑笑,有项目在还怕没没设计师。

孟子离开了,却不心甘情愿,用他的话说七天还没走出齐国,弟子问他为什么这么慢,他说在等齐宣王幡然醒悟,招他回去,你觉得我慢,我却觉得自己走的太快了。

还价的时候,孟子说这个价,哎买不买,不买我就走了,真的走了,心中还是期望商家说,好了好了,我买了,可是终究没等到。

沽之哉,我待价而沽久矣!

孟子终于离开了齐国,回到了鲁国,应该挺失败的,因为他是要当官才出去的,弟子们花钱跟从他也是想跟着师父谋个一官半职,如今却一无所获,只好各回各家,武功再高也要吃饭啊。

孔子孟子为什么一直要游说君王当官呢?

因为学以致用啊,儒家就是管理国家的学问。

孟子说,君子从业要小心,君子有恻隐之心,所以屠夫是不能当的,厨师也不能当,君子心善,所以棺材也是不能做的。

可是这个世界上能少了厨师、屠夫这帮人嘛,自然不能,所以孟子的意思是,我知道需要,我也知道孔子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但是这些职业其他人去做好了,儒家门徒弟子不做。

儒家门徒做什么呢,劳心者制人,劳力者制于人,我要当劳心者。

当劳心者就要会有自己的政治主张,如同国外的竞选口号,***的hag,向选民表示我当选了会如何如何,会把伊拉克、阿富汗的美军撤回来,会增加就业,会给你们好处。

当初胡佛在中国创业成功后回到美国,以百万富翁的身份竞选总统,向选民们描述他的治国理念,说我当选后,保证家家户户都有房有车,每顿饭都能吃到鸡肉,相信我,我之前是个穷小子,可是我依靠自己奋斗成为了百万富翁,让我领导你们,我也可以让你们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