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一百二十四章:大三元之会试会元(2/4)

作者:山花泡枸杞
去年秋天,二舅又钦点学差。

宝玉那个厌恶功名的脾性,愈发不想读书了。

把他乐得,可若是二舅回来,总要急一回。”

林黛玉分析道:“琮三哥就不同,二姐姐你最熟悉。”

贾迎春眸光一暗,低叹:“总有个庶字、庶出嫡出,不论男的女的。

总要艰难得多。

如今世上官家娶亲的,还论嫡庶。

我也是庶出,除了月例,大太太可不给一分银子。

再看三妹妹,为赵姨奶奶的事。

烦成什么样......”

宝钗闻言却摇头道:“琮兄弟究竟通世道,悟了,上进了。

男的不论嫡庶,总能走出去,有个活法。

照你们这么说,谁家没点烦心的事。

各自捂住不外传罢了。

真能超然物外,无动于衷。

万事不萦绕于心的,栊翠庵的妙玉也不能。”

黛玉说起宝玉不听劝,宝钗心里便颇有失望。

能劝说宝玉的,除了她,还能有谁?

宝钗与袭人差不多是一类人。

晴为黛影,袭为钗副!

然而终究有所不同。

袭人的劝说,是以爱护宝玉为主。

对老爷、太太敷衍塞责过去就行了,不要求为官之类。

甚至不能因为读书累坏身子。

宝钗的理智,是以举业为要。

一次当众劝说,贾宝玉当场翻脸就走。

可把个宝姐姐躁得无地自容,这还是她。

别人怕是要记仇了,宝钗与宝玉。

终究不能成为知心之交。

而林黛玉要的,则是贾宝玉的真心。

薛宝钗要的,是贾宝玉夫人的地位。

早在薛家未进京之时,薛姨妈就大肆宣扬。

宝钗的金锁,要拿玉来配。

何尝不是为金玉良缘留后路呢?

摆在薛宝钗面前的,有两条路。

一是;嫁给宝玉。

宝玉有老太太宠爱又有个贵妃姐姐。

能够维持住薛家的富裕地位。

薛家是富而不贵,先祖是中书舍人。

中书舍人是什么官?

这只是个小官,明代以来,中书舍人、尚宝司少卿等位置。

都是不需要进士出身的京官。

某些大佬都可以安排亲戚进来,不能左右军国大事、朝廷重政。

别的为官、有爵的,更没有。

目前来看。

贾宝玉才是最稳妥的。

薛姨妈可谓老奸巨猾,并没有表面那般老实。

有点先见之明,就是教子无方。

第二个;人选是参加科举的贾琮,但是。

贾琮在家里几乎没地位,未来的前途。

宝钗也不知道,尽管......

贾琮入世向上的理念与她吻合。

宝钗说起贾琮通世道。

林黛玉又忽然想起扬州办丧事的事情,遂沉默不言。

晴雯扫视一圈,杏眼咕噜噜一转。

“今儿十六,刚好出场,她得回来了。

你们莫不是问她私刻的事情?”

“正是,晴姨娘以为我们来玩的?”

林黛玉目光一转,牙尖嘴利,取笑个不停。

晴雯真是拿她没办法,躁得慌。

贾迎春扶住晴雯的削肩膀:“你别在意颦儿那张嘴。

她是个逢人就笑,心里没算计的。”

“说到没算计,云妹妹更甚。

那天进门就对宝琴说:别去二太太家。

房里的丫头都是要害我们的。

你们听听,这是不是小孩子说的话?”

薛宝钗这一打岔把众人都说笑了,又打量着晴雯道。

“如今晴雯也是小管家了。

男主外,女主内!

终是开了脸,难怪他事事告诉你。”

林黛玉摸摸插花卉的瓷瓶,正值失神未几。

就见贾琮赶进来,一脸的热汗:“这是给我接风洗尘?”

“你想?别人还不愿呢!

举人老爷考得如何?

奴婢这厢有礼了。”

晴雯眉眼弯弯,迎出来装模做样的福了礼。

然后给他一边脱外套,一边叫香菱去打水。

香菱一脸正经道:“姑娘们是来问爷私刻的事情。”

贾琮捏了下晴雯那张古灵精怪的小脸蛋。

接着进里间清洗了,揩拭干净,出来道。

“你们不说,我差点忘了这茬。

等放榜了,我出去看看。”

“兰陵盟是你结的,兰陵书店不是你的吗?”

林黛玉放下花瓶,那杜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