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十六章:初战鲜卑(1/2)

作者:北山台
时间过的飞快,转眼到了十月,并州经过一年的治理,开始欣欣向荣,大量屯军家属开始迁移了过来,足足有一百五十万人口,被安置了并州各地,尤其朔方一带新腾出的土地上。 us而且全部安置了住房,虽然目前每户只有一件间小房子,但随着安定下来以后,相信适应力极强的汉人很快就能发展起来。

目前并州人口已经到达三百多万,解决了世家以后,不出意外的多出了四十多万人口,原本接近三分之一的人口被这些世家私藏,当然这也有王家的功劳。

解决了这些问题以后,王渊率领亲卫北上,开始面对即将南下的鲜卑人。

云中城内,王渊召开了此次作战的军事会议,各营主将或者代表都已到齐,由于雁门关羽和朔方徐晃路途较远,只能派代表前来。

这次王渊没有席地而坐,而是坐在一张宽大的长桌首位,背后是一张并州北部的地图。而众将依从坐在两旁。常年跪坐的这些大将显然有些不适应,略感拘束。

“张辽,你先介绍一些目前的鲜卑情况。”王渊看向这个常年与鲜卑交战的大将说道。

张辽站起身来说道:“鲜卑统一于檀石槐,光和四年,檀石槐死后,其子连和续任,但随后连和在北地被射死,连和的儿子很小,所以由其兄蒲头代立,鲜卑从此也就分为三部,西部布度根部,中部扶罗韩部,以及东部拥戴蒲头王庭的八部联盟。”

“这三人是什么关系?”王渊问道。

“这三人应该是兄弟关系,扶罗韩应该不是檀石槐的儿子,属于族兄,其余三人都是檀石槐的儿子,布度根最大,蒲头次之,连和最小。”张辽介绍道。

(中部鲜卑后期首领应该是轲比能,但属于后起之秀,按照历史推算,此人现在应该不到0岁的样子,后来杀了扶罗韩才上位的。其余三人按照历史记录和权利地位推算,应该都是檀石槐的儿子或者侄子。)

“原来如此。”王渊本来对这些外族了解不多的。只知道三国时代,鲜卑同样是一个混乱的状态。

“不错,鲜卑三部本来是为了应对西凉、并州、幽州三部边军的部署,都是由檀石槐任命的嫡系,但檀石槐的死后,其子开始各自为政。”张辽继续说道。

“鲜卑人历年入侵可有规律?”王渊看向张辽问到。

“鲜卑人正常会在十月初的一段时间南下,进入冬牧场。安置完毕后就会集合兵马,南下掠夺,正常时间是十月底。掠夺期大概一个月,随后随着严冬寒冷无法抵抗而撤回。”

接着张辽走向地图说道:“自扶罗韩部侵占云中以后,就控制了阴山山脉,其部众也会集中在阴山南部,寻找避风之地过冬,而今我们站线前移,势必会导致战争提前爆发。”

阴山山脉东西走向,横布于并州北部与鲜卑族的交界初,虽然是一条并不高大的丘陵地带,但能够有效的阻挡骑兵冲刺,是汉军步兵长城外防御的最好地带。

“如今我们十万兵马囤积在阴山北部,一旦鲜卑来犯,即可在阴山一带展开阻击,那么鲜卑人就会有两种可能行军,一是汇集大量兵马打开一个缺口,南下掠夺。二是大军从阴山东部入境,压迫雁门关。朔方一带有黄河阻隔,从这一带进攻的可能行不大。”常年在边境作战的张辽,对目前形势做出了介绍。

张辽介绍完毕,回到自己的位置入座,王渊看向荀攸问道:“荀攸,说说你的看法。”

“如今我方总兵力有15万之众,比以前翻了近乎一倍,而扶罗韩部按照人口来算,最多能拉出1万的队伍,兵力大于敌军,即便挥军北上,进击鲜卑,也有一战之力。而如今距离严冬只有一月有余,步军行军时间不够,加上鲜卑王庭依然存在,其余两部有可能的支援,在没有准备妥当之前,不易出击。”荀攸说道。

“的确如此,鲜卑人虽然分裂,但王庭依然有一定的号召力,若受外敌入侵,齐心对抗外敌的可能性极大,即便时间足够,暂时也不是出击的时候。”王渊应道。

“那么我们就要考虑防御,以我所见,敌军集合优势兵力,打开缺口进入并州的可能性不大,如今阴山一带的防御兵力有三营步军,五营骑兵,足足11万大军。敌军正面突入,一旦被骑兵拖住,就会被四面包抄过来的步兵合围。所以,敌军集合大部人马,从阴山东面进攻雁门关的可能性较大。”荀攸分析道。

“的确如此,集合大军进攻雁门关,迫使我军骑兵回援,一旦我军骑兵回援,敌军偏师即可大胆的从正面多突入战场,让我军疲于奔命。若我军骑兵不回援,雁门关就有被破的危险,一旦雁门关被破,鲜卑人同样会达到此次作战的目的。”张赞同道。

“不错,阴山山脉绵延千里,敌军很容易就能突破,一旦正面战场上失去骑兵的协助,步军将很难拖住骑兵,只能任其出人。”荀攸说道。

“那么敌军只有一路可走,只要我们抽调步军增强雁门关的防御,即可断了敌军所有出路。”张飞说道。

“不可,要想完全防御雁门,最少要抽调一营兵马,如此我军正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