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十五章:晋阳大学(1/2)

作者:北山台
这个位置一直空缺其实王渊心里早就有了人选,那就是蔡文姬的父亲蔡邕。 us不错,这个汉代大儒。

能想起这个人,自然与蔡文姬有关,王渊以前在洛阳考虑结亲的时候,就考虑过蔡文姬,这个汉末大才女可是王渊向往已久的。就是不知道这个大美女现在是不是已经嫁卫家了。

为此,王渊特意向王允打听了蔡邕的消息,果然蔡邕在光和元年被流放到并州朔方了。现在已经过去七八年了,王渊解决了匈奴就向羌渠打听多蔡邕的消息,但羌渠等人并不清楚,随后王渊也忙的没顾上找,直到最近闲下来才派张白骑去打听寻找。

原来蔡邕目前住在五原安阳县,目前已经被张白骑带回了晋阳,王渊准备接见这位大儒。

“主公,蔡邕老先生求见。”这时亲卫进来禀告。

于是王渊起身亲自相迎,大将军府门前,王渊终于见到了蔡邕。

“见过蔡老”王渊尊重的拜见道。这时蔡邕已经5多岁了,王渊以晚辈礼相见。

“将军使不得,老朽带罪之身,受不得。”蔡邕赶紧扶起王渊说道。

“蔡老里边请。”王渊请蔡邕进了府内,分宾主坐下,开始闲聊,家长里短的一问,原来蔡邕只有一女,而且是老来得女,如今才11岁。

(蔡文姬生卒不详,有种说法是蔡文姬是公元177年生。

其实和历史是对不上的,蔡邕死于19年,如果是177年,那么蔡邕死时蔡文姬才满15岁。汉代女子成人礼是15岁,成人礼后才可嫁人,而蔡文姬194年被胡骑所掳,也就是在194年前嫁给卫仲道的。这个时代父母死后要守孝年的,蔡文姬是一个知书识礼的才女,怎会不顾及这些?又怎么嫁给卫仲道呢?所以应该要比177年早几年。

而蔡文姬是因为曹操怀念蔡邕,见蔡邕没有子嗣,所以才用金璧从匈奴那里将蔡琰赎回来的,所以蔡邕应该就蔡文姬一女,而且是老来得子。)

了解了一下蔡邕的近况,王渊说道:“我打算在并州建一座学堂,望蔡老以典学一职负责此时。”

“老朽带罪之身,不敢当此高位”蔡邕说道。

“无妨,蔡老,如今皇上安排我总理并州事务,我这就上表皇上,蔡老安心教学即可。”王渊说道。

“如此多谢将军。”蔡邕起身施礼道。

于是典学一职就定了下来,王渊在晋阳城开辟了一块地方,让王和、蔡邕负责建了学堂,命名为“晋阳大学”。只有一个要求,要大,要能够容纳最少五千人。

同时王渊下令,散布消息,在全国招募大量从事,负责教学,俸禄两千石,只要通过蔡邕的考核,即可上任。两千石这可是郡长官的俸禄待遇了,加上并州从事这个职位,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晋阳大学招收学子不限出生,三十岁以下经过考核都可入学,此事一出,天下骇然,尤其世家开始坐立不安。

这个时代最缺是就是书籍,最珍贵的也是书籍,书籍只掌握在世家手里,是买不到的,而传播途径就是世家相互间的抄阅。

解决了学校问题,王渊准备着手解决书籍问题,这个时代已近有了造纸术,经过蔡伦改进以后,在商人的推动下,近百年的发展,造纸术已经成熟了起来。

王渊召集了一批匠人,开始投入到研发改良造纸术的工作中去了。王渊以前在电视上看到过一期民间造纸的节目,多少知道一些方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发现这个时代造纸最大的缺陷是,材料研磨不够细,所以纸张粗糙,非常不利于毛笔书写。

而改良研磨问题,就要改良机械,改变动力系统。这时王渊才意识道,这个时代由于工业的普遍落后,改良一种事务,是非常困难的,要改良机械就要大量的钢铁,而这个时代的炼钢术又跟不上了。

这个时代练出的铁,质量很差,杂质是很大的,经过不断的锻打锤练,才能得到精炼的钢铁,也就是所谓的镔铁。但锻打是个很费时费力的事情,这造成镔铁价格很高,能给将领们打造兵器就不错了。

于是王渊在汾水河边,建造了一座小城,为将来利用水利带动机器研磨做准备。电王渊是搞不出来的,磁铁容易找,但细如发丝的铜丝难搞,而且还要有绝缘性,这个时代的技术不可能达到的。所以水力成了首选。而且造纸也需要大量水资源。

随后又召集了一批铁匠,在晋阳城西南部的大陵一带建造一座小城,开始研究炼钢,因为大陵一带有一处露天铁矿,也是汉朝最关键的官铁出处。

相对造纸,炼钢和制造机器王渊更加内行,机械专业毕业并且有多年基层机械行业从业经验的王渊,这就是自己老本行,高炉炼钢搞不出来,竖炉炼钢却容易解决。

当然,很多工艺是目前无法达到的,提高炉温,并且用吹入空气的方法达到加速熔渣氧化,提纯钢铁质量是可以实现的,经过与当代炼钢技术结合,王渊发明了脚踏式鼓风机,结合竖炉炼钢,大大的改良了钢铁的炼制,经过王渊的改良,练出了的铁已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