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四章 羽化而登仙(2/4)

作者:公哲
呢,如今得找个盟友了。

如今秦国还在舔伤口,宣太后连义渠国的国君都拉到床上,自然向楚国发出善意的邀请,表示秦楚联合,还用怕什么合纵吗?

楚怀王想想也是,秦国的地方着实不是楚国想要的,攻下韩国,打通去周朝的路,求取九鼎才能使自己功盖百代,九鼎到手,犹如传国玉玺,虽然烫手,但也是国家兴盛,取周而代之的象征。

宣太后邀请楚庄王这事到底有多少人在推动,从前面看来,几乎所有人都在给楚怀王挖坑。

赵武灵王在挖,宣太后在挖,苏秦张仪在挖,纵横派甚至拉拢到了楚怀王的宠妃郑袖和儿子公子兰,表示公子兰如今是楚国令尹,位高权重,将来可又能继承王位。

可如今太子回来了,如果楚怀王再继续当政下去,太子就有了靠山,如今只有推楚怀王入坑,公子兰才有一博之力。

那么多人劝说,楚怀王也下定决心,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想要去。屈原等人劝说不要去了,暗流涌动啊。

楚怀王笑笑,身为一国之君怎么能这点胆略都没有呢,何况自古以来君王会盟的事情多了去了,秦王不敢硬来的,否则何以取信天下。

当然,为了以防万一,楚怀王宣布太子熊横监国,坦白说,熊横这名字还真有点霸气,如同血手人屠、金毛狮王、南海鳄神一样,听名字就不好惹。

熊横向父亲表示,楚国万事有我,父亲早去早回。

这算是预防针了,当初秦穆公捉到了晋惠公,杀又杀不得,听闻晋国要立晋惠公的儿子,只好打折卖出去,换回一点是一点。楚怀王也是如此,让秦国知道扣我没用。

楚怀王放心走了,他是聪明人,以为万事都会按照自己的逻辑走。此时的他已经当政快三十年了,大风大浪见过不少,还是翻在了阴沟里。

因为聪明人最怕遇见不按常理出牌的,也有更聪明的人在算计你,暗箭难防啊!其实秦国也不是受益者,宣太后也可能被人玩了一手,至于是被赵武灵王逼迫还是贪便宜,就不清楚了。

赵武灵王绝对是关键人物,就算不是他安排的,他肯定知道,也据此做过一些布置,所以大家都不干净,只是最后轮到了自己而已。

楚怀王一去不再回,熊横奉命即位。事到如今,全国一片骂声,公子兰因为极力让楚怀王出行,挨骂最多,当庭被屈原指着鼻子骂,都不敢出门,自然无法再争王位。

关键时刻,熊横袒护了弟弟,表示大家都是为国尽忠,谁也不知道秦国这么流氓,毕竟自己的位置也是因弟弟而得。

赵构当了皇帝,最怕岳飞说赢回二圣。岳飞灵机一动,上书建立立太子,表示我岳飞心始终在你这,迎回二圣只是为了挽回国耻,绝不是让他们复位。

可是赵构因为隐疾不能生育子女,亲儿子也死了,收了两个太祖的子孙作养子,见到书后勃然大怒,你说立就立,等你们迎回二圣后,也可以逼我废了太子,还位给我哥哥啊,毕竟人家能生儿子。

赵构拿着奏折,说了句,你忠心可嘉,可你在外掌管重兵,这种话不该你说。

岳飞听后顿时面色死灰,请罪告辞,皇帝说自己领兵在外,不会以为自己是逼宫吧。

赵构问岳飞的后勤部长薛弼,说岳飞的奏章你知道吗?

薛粥吓得跪在地上,陛下明鉴,岳飞自己在家天天练小楷,奏章也是他自己写的,微臣绝不知情。

赵构点了点头,对他说,我刚才说话重了点,岳飞走的时候看样子不高兴,你帮我劝劝他。

从历史看,明朝明英宗被抓,俺答敲诈了几笔之后,明朝立刻立了明英宗的弟弟。俺答觉得没有油水了,就放英宗回去。

明英宗回去之后,果然有大臣搞了复辟,新皇帝被废郁郁而死,匡扶大厦的于谦于少保因为不赞同迎回明英宗被杀,俺答自然大喜。

如此看来,赵构很明智,死不松口,也因此杀了岳飞。于谦杭州坟茔前有“人间两少保”之称,真是迎回不迎回都得死啊,两个人杰全栽倒这件事上了。

从后人的眼光看,最好的莫过于,对着新皇帝不要说迎回二圣,迎回后又不要反对旧皇帝,这样才能保身。

如今熊横即位,屈原说要想办法救回楚怀王,熊横自然说,我是儿子,难道不想迎回父亲吗,自然疏远了他。

于是屈原再也没机会登上朝堂,公子兰却依旧担任令尹,郑袖也有了保障,虽然收益没有预期的高,但是损失也不大,参与赌局的,赢得少输得多,能不赔不赚,已经是万幸了。

从赌局的理论上看:

张仪苏秦是赌场老板,只取抽头,有赢无输,再厉害的赌客都没有他赚的多。

宣太后坐庄,作弊被看出来,便宜没占着,名誉尽毁。

楚怀王底牌被泄露,必输无疑。

赵武灵王发牌,暗中做手脚,闷声发大财。

熊横得到了遗产,算是意外赢家。

郑袖和公子兰帮庄,侥幸没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