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秋骄傲的不要不要的。>
司徒信用眼睛的余光瞄到了他骄傲的小表情。>
“还没定亲吧。”>
“啊?”穆秋不是没听懂,可他宁愿没听懂。>
“小心被别人抢走了。”司徒信合上卷宗,说:“下值了。”然后也不管穆秋,领着腊月扬长而去。>
腊月追了出去,问司徒信:“大人这是在变相催婚吧。”>
司徒信笑而不答。>
穆秋在原地愣了好久。>
抢,谁敢抢,谁不知道佳琼是他媳妇儿。>
司徒信肯定是觉得他把烫手山芋交给他是坑他了,故意说这话吧。>
报复,嫉妒,绝对是。>
穆秋气哼哼地走了。>
扶松在门外,因此并不知道司徒信说了什么。>
“公子,还算顺利吧。”扶松颠颠地追问。>
顺利?一点都不顺利,穆秋郁闷的表情说明了一切。>
“司徒大人不愿接手?”扶松很是吃惊,把案子拒之门外,不像司徒信的风格呀。>
“他接手了。”穆秋闷闷地说。>
“那您为何还不高兴。我知道了,他肯定是嫌你没能破案,讽刺挖苦你了。”>
“也不是,他还说我……我们查案进展快。”>
那为何公子还闷闷不乐,扶松挠挠头,说:“我明白了,他夸了佳琼姑娘,没夸你。”>
穆秋不说话,算是默认。>
“真是稀奇呢,”扶松说:“司徒信那种眼高于顶的,居然还会夸人,还是夸一个姑娘家。”>
司徒信从来不夸人,但是夸了佳琼。>
说明什么,说明佳琼入了他的眼这家伙,什么时候注意到佳琼的。>
穆秋更加郁闷了。>
“可别说,佳琼姑娘的确有两下子,不止司徒信和太子,连我都……”>
然后扶松就看见穆秋铁青的脸,识趣地不说话了。>
“连太子也赏识她?”>
“啊,不是太子说的,太子有什么想法也不会和我说,是你和太子谈话时,我在外面听东宫的下人议论的。”>
连下人都知道了,太子平时肯定没少提起她。>
都有家室的人了,还惦记表弟的媳妇,亏他还一心支持他。>
穆秋小心肝颤颤的去了佳琼那里。>
“事情可还顺利?”一见面佳琼就问他。>
有媳妇出谋划策,能不顺利吗。>
穆秋不情愿地说:“不顺利。”>
说完就去了渝修房间,任凭佳琼怎么问都不回答。>
佳琼只好去问扶松。>
扶松一边帮佳琼烧火,一边把穆秋的经历说了。>
挺顺利的呀,那他为何还闷闷不乐跟个怨妇一样。>
佳琼最后把穆秋的闹情绪归结于他自己的原因,就像女人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心情不好,男人也一样吧。>
所以他是来大姨夫了……>
佳琼很体贴地炖了一盅银耳红枣莲子汤,为穆秋补补。>
司徒信办事效率还是很高的,不出两天,他监视静王府的人就朝他禀报,说静王私底下和几位大臣还有来往,其中一位就是苗琨。>
不过那些人不是从大门进去的静王府。静王府门口静悄悄的,依然门可罗雀。他们走的是密道。>
没错,通向静王府邸还有一条密道,不知是静王搬进去后刨的还是这条密道本来就有。>
太子给的人果然有两下子,他们并没有只在静王府附近转悠,这样监视下去和不监视没有什么区别。他们中有几个人潜入府内,日夜观察静王的动静。>
然后就有了发现,有一日夜幕降临时,静王去书房内练习,皇上派来的人只是监视他有没有不轨之心,一段时间后他们就懈怠了,静王去书房他们并不跟着。>
书房里本来静悄悄,那些高手通过敏锐的洞察力,发现静王进去后,里面传来窸窸窣窣的谈话声。显然静王是在和人密谈。书房的门一直关着,那些人能进去,只能走别的途径。>
由于静王怕引起皇上的人的怀疑,在书房时并未让人守着,高手才得已靠近书房,发现和静王交谈的人正是苗琨。他们还有一个惊天发现:书房内还有一间密室,密室内有条密道。>
苗琨走后,又有人通过密道进来。静王也不敢在书房久留,与他们匆匆交谈几句后就将之遣走。>
司徒信得到消息,不敢耽误,直接去找了穆秋。>
穆秋听到静王密会朝中要臣,虽说在意料之中,还是挺吃惊的。>
静王,到底是吃了熊心豹子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