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昌豨他们总共两百多人还小心翼翼地往前走着,因为带了不少东西,他们前进的速度特别慢。
刚刚进入到山里面,他们便听到了一阵急促的喘息声由远及近地传了过来。
目光一凝,太史慈的手已经抓住了枪杆,猛地回过头去。
可是,他看到眼前的情形时却是哑然失笑起来。
离他们不远处,刘基身上正背着一个和他身材极不相称的大包袱,气喘吁吁地向这边小跑而来,但是没跑出几步,便要停下来重重地喘上一两口气,脸上满是汗水和灰尘,整个人都如同一只泥猴一般。
看到太史慈回过头来,刘基先是一愣神,随即一脸喜色地追了上去。
看到刘基这幅模样,太史慈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等到刘基追上来后,却又忽地板着脸道:“少爷,你这是干什么?”
刘基很是坦然地说道:“羊先生说了,我留在城里面没用,还不如跟你们出来长长见识,所以我就跟上来了。”
你跟上来就有用了?太史慈对刘基的厚脸皮真的是佩服不已,睁眼说瞎话的本事实在是够强,还不带脸红的。要说羊毅会说这种话,太史慈是绝对不会相信的,摆明了刘基这是在说瞎话。
但是在这么多人面前,他也不好意思就这样揭穿刘基,狠狠地瞪了刘基一眼,太史慈没好气地说道:“那你就跟着吧。”
嘿嘿地笑了一声,刘基便吊在太史慈的身后,很显然太史慈这样的反应完全没有出乎他的意料。
没有走多久,便到了两路人分开的时候了。
面临选太史慈还是昌豨管亥的问题,刘基很果断地选了太史慈,理由是他怕太史慈一个人忙不过来。
这说法也纯粹是扯淡,这种事本来就是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他选择跟太史慈的原因分明是那条路碰到敌人的可能性最大,大家都是瞎子吃汤圆,心中有数。只是他们都没有将可能出现的贼人放在眼里,出一个昌豨他们这个级别的人就了不起了,太史慈完全可以保证刘基的安全,因此笑了一笑也就随他去了。
马上就要到寒冬了,在山上特别地冷,自然是要扎好营房才行的,不然还没等到敌人到来,他们人就先垮了。
齐心协力,在小路旁边的树林中将营帐扎好,一百多人就开始了轮流地监视小路上的情况。
监视一直持续了好几天,可是别说贼人了,就连贼人的毛都没看见一根,这让刘基他们不由得开始急躁了起来。
呆在这山上,可是一件苦差事。
为了防止那些可能到来的贼人产生警惕,在山上的这段时间都是严令不得生火的,一群人只能就着凉水啃着冷冰冰的干粮,顺便喝喝西北风来充饥,在晚上也只有帐房可以很勉强地起一点遮风避雨的效果,要多暖和的话那就是别想了。
不是人过的日子呀!呆了好几天后,刘基很是郁闷地想到。
但是他可没想过要放弃,要能成功就得能坚持,能吃苦,如果因为这点事便退缩了,那他根本就没希望和人妻曹大耳刘这些一争长短。只是,如果贼人反而从太平县城直接穿过去,那刘基估计就得郁闷好久了。
也许是皇天不负有心人吧,在刘基他们上山的第四天,这条路上终于有动静了。一大早的,便有一个负责监视小路动静的士兵飞快地跑回来报告,说发现了一支三百多人的队伍,正在往这边赶过来。
三百多人的话,一比三的比例,这足够棘手了。
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己方兵力远远少于对手,按理来说刘基他们肯定是应该避免这场战斗的,可是在这山上呆了这么多天,就是为了这一股人,如果现在就这样把他们放过去,那这几天就当成是野营?扯淡!
不光是不甘心,人数比对方少也不过是给战而胜之带来了一点难度而已,刘基他们的赢面还是要高于对手的。
在士兵的素质上,刘基他们可是正规军,而且是精兵,毫无疑问地要比对方更强。
再者说,刘基他们在暗,对方在明,完全可以用伏兵占据上风,而且这小路实在是够狭窄的,兵力无法铺开,对方的人数优势并不能很快凸显出来。
就连在体能上,刘基他们也不落下风,自己这边在山上吃糠咽菜这么多天不假,对方也是走了这么久的山路了,肯定也很累。要知道,来的时候,可是把刘基累得跟条狗一样。
稍稍一分析,就做出了决定,这场仗,干了!
让出去充当斥候的兄弟都撤回来,一百来号人悄悄地到了路边的树林中,埋伏好,静静地等待敌人的到来。
早晨也是够冷的,一阵风吹来,刘基就忍不住打了一个喷嚏。
就在这个时候,一阵脚步声传了过来。
人来了!刘基他们的注意力马上就被吸引了过去。
小路上,两个身形彪悍的壮汉走在最前面,他们身后跟着一条长龙,队伍里面每个人长得都很壮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