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得知曹操使用铁索连船,如今在长江北岸日夜操练水军,并未急着和自己决战,于是他召集众将领来营帐商讨破敌之策。
此时鲁肃率先说道:“大都督,我听说曹操现在将战船用铁索相连,如今曹军在甲板上操练如同平地一般,就连北方的将士也开始适应水上作战,要想打败曹操,宜早不宜迟!”
周瑜点头表示同意,于是看着众将说道:“子敬说的没错!今天我请各位来就是为了商讨作战计划,消能尽快想出破敌之策!”
这时大帐中的文武官员同时保持安静,就在众人沉默无语的时候,老将黄盖开口说道:“既然曹操将战船用铁索全部连在一起,老夫认为可用火计烧毁曹军战船,这样定可将曹军打败。”
听完黄盖的言,周瑜拍手赞道:“老将军此计甚妙!曹军铁索连船,虽然可以缓解北方将士晕船的情况,但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害怕火攻。”
众将这时也同意黄盖的提议,一个个点头称是,只有副都督程普不以为然地反驳道:“大都督说的倒是轻巧,那么请问如何实施火计呢?”
周瑜哑然失笑,这时他看着刚才提出火计的黄盖,只见黄盖欲言又止,周瑜心里顿时明白,于是他笑着对众将说道:“今天我召集诸位只是为了商讨作战计划,既然大伙一时想不出对策,那就暂且散会,此事容下次再议。”
众将有些诧异,军事会议才刚开始大都督却突然宣布散会。大家虽然疑惑却又不好多问,于是纷纷向周瑜告辞准备离开大帐,这时周瑜叫住了黄盖和鲁肃,看着营帐中只事他们三人时,周瑜笑着向黄盖问道:“现在只有我们三人在场,老将军有破敌之策还请告知周瑜。”
黄盖惊讶地看着周瑜说道:“大都督真是料事如神,老夫确实想到一条破敌之策,刚才因为人多口杂,所以不敢明言!”
鲁肃此时也好奇地问道:“哦?原来黄老将军真的有破敌良策啊?”
没等黄盖回答,周瑜的地说道:“此计虽妙,只是怕委屈了黄老将军!”
黄盖大惊失色地问道:“莫非大都督知道我想说什么?”
周瑜笑着答道:“原先不知道,只是刚才看到老将军在众人面前欲言又止的样子,所以猜测出了您的计策!”
黄盖这时佩服地说道:“大都督果然心思细腻,有您统帅我军,何愁打不赢曹操?”
周瑜这时严肃地说道:“黄老将军,此计凶险万分,您乃江东老臣,周瑜怎敢让你以身犯险?”
黄盖大义凛然地说道:“大都督,此战关系到我江东的存亡,我黄盖纵然粉身碎骨也不会后退半步。”
周瑜此时恭敬地拱手说道:“既然老将军心意已决,周瑜不敢再行劝阻,以免坏了老将军的忠义。”
看到周瑜和黄盖两人心有灵犀的样子,鲁肃在一旁愣了半天,这时他见两人没再说话,于是立即问道:“恕鲁肃愚钝,不知两位讲的到底是何计策,可否告知在下?”
黄盖这时哈哈大笑道:“让子敬先生见笑了,还是让大都督来告诉你吧,老夫乃一介武夫,怕说不了那么详细。”
这时周瑜坦白道:“黄老将军的计策乃是诈降,以此获得曹操的信任,从而趁机动火船烧毁曹军的战船。”
黄盖点头表示赞赏,想不到周瑜真的猜到了自己的计谋,鲁肃这时却登地说道:“诈降之计固然有用,只是曹孟德生性多疑,万一他不相信,只怕会害了老将军。”
黄盖拍着胸脯说道:“老夫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唯独害怕的是诈降不成反而害了江东军,刚才老夫也是怕事情泄密,所以才欲言又止。”
周瑜这时谨慎地提醒道:“此事乃我军机密,暂时只有我们三人知晓,至于如何让曹操相信老将军是真降,周瑜倒有一计,只是老将军要吃些苦头才行!”
黄盖无畏地答道:“只要能瞒过曹操,老夫万死不辞!”
周瑜十分高兴,于是叫黄盖、鲁肃附耳过来,便说出了自己的计策。
黄盖和鲁肃听完点头表示可行,周瑜此时信心满满地看着前方,仿佛已经看到了火烧赤壁的场景。
三人一起走出营帐,鲁肃看着外面随风飘展的旌旗,突然眉头一皱大呼:“不好!”
周瑜和黄盖皆是一惊,鲁肃示意二人再次进帐叙话,于是三人一起回到了营帐,这时鲁肃急忙说道:“大都督,想要实施火计,尚缺一项必要的条件,那就是东南风,刚才我看到外面的旌旗随风飘扬,才猛然想起如今正值隆冬,赤壁一带吹的可是西北风,到时我军放火,只怕烧的是自家战船!”
周瑜和黄盖相互看了一眼,然后一起哈哈大笑,鲁肃纳闷地问道:“你们竟然还笑得出来?”
周瑜这时耐心地解释道:“子敬观察入微,周瑜佩服,只是你有所不知,我和黄老将军经弛赤壁和鄱阳湖一带练兵,所以对当地的风向十分了解】到隆冬时节,赤壁一带只要连续出现数日的大晴天,气温略有上升,便会形成一种罕见的地形风,此风的风向由鄱阳湖向周边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