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夜宿孙家埫打听行军路
一阵飞机的轰鸣声,打断了窑洞里所有人的清梦。
传波走上了窑顶,看见老廖一个人坐在地上猛抽旱烟,眼睛望着灰蒙的天空,试图看到飞机的运行轨迹,可厚厚的云层遮挡了一切。
传波在靠近老廖的地方会了下来。
问正在向天空观察的老廖:“老廖,这些日本人的飞机往哪里飞呀?”
老廖从嘴里拿掉了烟杆,在鞋边上敲了敲烟灰,才说:“具体往哪飞我们哪知道啊,反正前方不是打第五军就是打八路军,要不就是送补给到前线,这场仗是越打越狠了,越打越惨了,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控制日本人的势力范围,不让他们在乡村顺利成立治安武装,不然我们的活动将受到很大的限制。”
“是啊,如果没有你们的交通线,我可能就被困在山里寸步难行了。这次我回到大巴山一定要弄出一支强力武装拉出来跟日本人干,叫他们不得安宁。”传波越来越强烈地企盼着自己队伍的成立起来了。
“国民党部队在流血,**部队在牺牲,游击队在千方百计打击日伪势力,连吃穿都没有保障的老百姓都在积极参与,我们身为军人,不能浴血沙场,这心里实在不是个滋味。”传波跟老廖聊着自己的想法。
“郝团长,别心焦,鬼子汉奸有得你杀的。我的上级指示我们,要不惜代价保障你们安全抵达江南地区,说明上级非常重视郝团长这支队伍,也说明你是坚决抗日的军人,我们希望你能早日壮大队伍,投入到抗战一线。”老廖说出了游击队的态度,传波很是激动。
传波想了想,才说:“你们就看着吧,不会过很久,一支让日本人胆寒的抗日游击队将扬名大巴山。”
……
连续两天,传波一行在游击队交通站的全力护送下,终于进入宜昌境内。通过宜昌地下党组织安排,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一条较大的货船把传波一行送到了长江南岸。
此时,多日的长途爬涉使传波一行已经非常疲惫。好在这边还没有鬼子势力渗透,已经不用再朝伏夜出了。
这天傍晚,传波到达了一个群山环绕的小村子,遍地都是还未收获的萝卜白菜和正在长高的油菜苗。
这村子没几户人家,家家都有一条狗,传波一行刚刚到达村子边缘,一声狗叫带动了全村狗吠,传波叫大家先停下来,他要去联系一户农家落脚。沿着田埂上的小路,传波来到了一户农家门前,一条黄狗死命地挡在传波身前,不让传波靠近门前。传波只得在外面问道:“家里有人吗?”
没有人回答。
但没过多久,偏房的木门被人推开,出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
老大娘看看传波,问道:“你是?”
传波赶紧说:“我是路过的九峰人,天晚了,我们一行人想讨个宿处,不知大娘家是否方便?”
“哦,讨歇呀,只是我家就两个老人,没法给你们弄被子和吃喝,地方倒是有。”大娘说。
“有地方就行了,我这一行有二十多人,就在屋里避避风寒就行,不用安排床铺的。”传波当然知道,要在床上睡觉,这乡村小户肯定是做不到了。
“好吧,那你们进来。我去叫我家老头子回来给你们生个火烤烤。”老大娘把传波往屋里让。
传波对后面的队伍喊道:“都过来吧,今天就在这过一晚上。”
老大娘已经蹒跚到房子旁边了,站在那颤声高呼:“老头子,家里来客人了,回来吧。”
不一会,一位用一个木背架背着一筐萝卜的老头,一步一颤地来到屋前,把萝卜哗地一下倒在了地上,喘着粗气说:“贵客进门,可没有好招待哦,我们穷得很,只有这萝卜能吃了。”
传波说:“我们有地方避避风寒就好,您不用客气,我们自己做饭好了。”传波所带干粮还有一些,不用担心吃饭问题。
老人把传波一行带进了房子里,这里冷火冷灶,火坑里只有一堆冷灰。
传波一看,这两位老人生活如此清苦,可能没有年轻人在家,于是吩咐自己的战士去帮忙干活。
“陆川、项兴成,你们两个帮这位大爷去砍点柴禾回来。”
“楚清生、高永德,你们去帮忙洗萝卜。”
……
一阵忙活,火坑燃起了熊熊火焰,带给一屋子人浑身的温暖。一路多日的风餐露宿,在这温暖的屋子里终于得到解脱。春梅坐着一个小木凳上,一双小手伸在火边,脸上红扑扑的赛似桃花。
吴老和黄石道人,在忙着用铁锅烧水,他们是想泡一壶热茶解解馋。
传波陪着两位老人聊了起来。
“老大爷,这地方叫什么地名啊,我们初来咋到,还不清楚呢。”
“这又穷又小的地方,不知道名字太正常了。我姓袁,你们就叫袁大爷吧。这里叫孙家埫,但这里的住户没一个姓孙的,只是上面有座坟刻了一个碑,上面有孙家埫的称谓,所以人们都这么叫了。”
“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