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2章 再下“南洋{xml}amp;quot;(2/3)

作者:清风疏竹
空隙容他人插足。”

不消几日,俞敏海就再次出现在雅加达机场,张先生和方叔迎了上来,彼此握手后就言归正传。

方叔:“说起来你的辈份真够大的,李伯的曾孙子该叫你叔公,是努玛那孩子吵着说要去中国留学,你那个叫迪乌的义兄就想到了你。”

张先生:“北京开了场奥运会,全世界人民都大大地开了眼。不管祖宗几代,只要能跟中国扯上点渊源,大家都觉得格外激动骄傲。”

方叔:“即使像我们这种侨生,年纪虽一大把了,只要见中国新闻上了头条,好事跟着开心,一有什么坏事情,哎!那心情也跟着糟,还会觉得那些原住民瞧咱的眼神不对头。”

俞敏海嘿嘿笑说:“同感同感!我在咖啡厅里坐阵,员工和客户大多都是洋人。碰上好的一齐说good,碰上不好的新闻,横竖我就听不懂了!其实大家都是一个心情,我是个不会咬文嚼字的人,往粗糙里去说,别看咱们是大老爷们,出了国可就跟嫁人的大姑娘似的,娘家有喜事,咱跟着脸上有光采,娘家出丑事也跟着羞见人。”

张先生认真地接上一句,:“要是娘家和夫家不小心干仗了,那想死的心都有了。”

方叔点点头,:“比喻恰当,比喻恰当!话糙理不糙!”

张先生的车直向俞敏海的义兄迪乌家而去。

尘土飞扬的水泥公路边上,椰树、棕榈树以及凤尾竹摇曳出一派迷人的热带风光,一些破败的高脚竹屋零落散布,五颜六色的衣裳穿在竹杠上如旗帜般晾挂。

迪乌家所在的村落,大马路却是土路。俞敏海下了空调车,只觉带着尘土的热浪令他眼鼻都想抗议。抬眼处处可见竹屋,迪乌的楼房却是砖木房结构。

进了迪乌的家,见屋内陈设几乎都是竹制品,竹床,竹席,竹桌,竹椅,……就连窗帘亦是竹片,虽然陈旧却也别有韵味,可除了电风扇和一台电视机,偌大的屋子里竟看不见其他现代化家用电器。

他看见俞敏海真的来了,激动得不知如何开口,良久才开口说:“我是迪乌,那时是我的弟弟迪威随爸爸回唐山,可他已经归真了。当年你不过是个小小孩,现在你就像我当年那般年纪了。”

俞敏海脑海中的义父李有福和那个番仔义兄早已成一团模糊,他颇感尴尬地笑笑,突然间失却了满怀的勇气,站在一个言语无法沟通的陌生人面前,他怀疑起父亲的执着以及自己所坚持的意义。

方叔和张先生热情地与迪乌用印尼话说了起来,迪乌身边还有一位老人,是李有福的另一个儿子。

迪乌正襟危坐,斟词酌句地开口说:“我爸爸生前确实有要回唐山的想法,归真前阿訇要他信奉阿拉,可他不从,最后一句话说他是个不孝子,我想应是想对他的父母说的。”

方叔叹说:“李伯那代人一走就是一辈子,大部份人在生时都没机会再见着父母,他们中多少人都梦想着要魂归故里。”

迪乌颤抖着嘴唇说:“我们五兄弟也已归真了三个,您知道我们目前的情况,我们在这个村子里曾经算是有钱人,才能住上砖木屋子,我们原来在唐人街也有好多间店铺。可现在我们都老了,房子要修,生病要治,孩子们都只能顾着他们自己。有时候我们想起了爸爸,就去游坟。”

另一位一直沉默的老人突然开口说:“我昨天做梦,梦到了爸爸。”

迪乌又颤抖着唇说:“那我们明天得去游坟。”

张先生忙对俞敏海解释说:“***教徒称去先人坟墓祭奠叫游坟,先人的生辰忌日或是梦到了,他们都要上坟去念《古兰经》,跟中国传统的清明节类似,但更讲究些,晨礼后才去,衣衫必须干净整洁。”

俞敏海点点头,:“我想只是我义父一厢情愿想要回大陆,其实在这里有后人为他扫墓祭祀算是一份圆满。”

张先生:“哎呦,那代人的思想不好理解哟。我父母年纪不小了,每年清明都要坚持回去给祖先扫墓!还在老家造了大坟,总说他们不上天堂,只想要回去跟他们的祖先在一起,还说那大坟里给我留了位置,可我就是没有跟他们一样的想法。”

俞敏海:“他们坚持唐山归魂。”

方叔:“现在飞机多方便呀,以前可不行,我小时候经常看见他们一说就垂泪。李伯看李姆可以回去真主那里,他放了一百个心,可他自己回不去真主那,他就想回去找他的父母去。”

俞敏海一时间忽想耍耍巧舌如簧之技,却又突然间感到了一份困窘。

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的人生终极寄望熬不过现实的残忍,注定成了一场无边无际的飘渺。

俞敏海开口不得,矛盾困惑中只好静默而坐。

迪乌又说:“我们不敢想回唐山去,觉得人生地不熟。可爸爸以前常说我们虽是番仔,但要记得有亲人在唐山。”

俞敏海一听,忽然又恨起自己一个大老爷们竟然莫名其妙地跟个女人般容易感动流泪。

迪乌舔了舔唇头,艰难地说:“我的孙子努玛现在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