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九零章 靠山吃山(2/2)

作者:古代机械
从中研究出适合那里改变生活的生产模式。

雷晓飞从前世的资料中知道,四川因为它的地理环境独特,所以不但山货丰富,药材也很有名。他所见过或听闻过的四川山货,就有各种茵类、野果、野生动物;而著名的药材就更多,有核桃、麝香、白芍、杜仲、虫草、天麻、白芷、大黄、玉京、附子、泽泻、川芎、朱砂莲、红花、川明参等等。雷晓飞就是想要把这些东西变成钱。

雷晓飞每跟一个门派的人到达一处深山,就详细地向当地的居民了解这个地方的土特产,并让山民带自己亲身去考察,再根据当地的情况,教会当地的山民采集和制作山中那些可以卖钱的东西,然后与他们签订了合同,让他们按自己的要求采集和制作这些东西,再由“治理委员会”统一收购。

巴蜀地区的山区,因为耕地少,所以,居住其中的山民属最贫穷的阶层。现在他们见到了有人送来活路,哪还不大喜过望?纷纷与“治理委员会”签订了合作协议。

雷晓飞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才算勉强走遍了巴蜀中部的那些大山,至于一些偏远或不太安全的深山,他暂时没有涉足,不过就算是这样,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雷晓飞的这次“山行”,主要目的是要让人认识这些山中的宝物,并且在巴蜀形成一种统收统销的模式,让当地的居民和管理机构一齐受益。

随着雷晓飞这次深山之旅的结束,巴蜀的许多山区,都已知道了山中的哪些东西可以卖钱,而且还是由“治理委员会”统一收购。于是,也像新生产模式的推行一样,许多山民自发找上门来,要求与“治理委员会”签订合作条约。

甚至有些老实敦厚的山民,怕“治理委员会”不与自己签约,就带来了自己的拿手作品,比如腊肉、腊鸡、野兔、冬菇、木耳等等,让“治理委员会”鉴定。雷晓飞也趁机从中学会了不少这方面的东西,并把这些知识,录入了他准备撰写的《巴蜀地方大全》一书中。

至此为止,雷晓飞的新生产模式推广,已告一段落,他接下要施行的就是“推出去”的计划。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