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9.燃烧的伊斯特尔河(五)(2/3)

作者:{xml}amp;amp;lt;br/{xml}amp;amp;gt;
为了轻快的移动,有了汽车和火车;为了跨过大洋和天空的距离,才有了船和飞机;为了记录下发生的事情,才有了书本。为了容纳什么,才有了容器。

所以——

为了战争,才有了兵器。

兵器存在的全部意义就是为了投身战斗,或是在成型之前就被淘汰,或是在战斗中迎来毁灭,或是失去战争的对象而迎来疯狂和废弃。

对李林来说,所谓“没有使命也能活下去的故事”、“完成了使命之后的故事”,打从一开始,就不复存在。

直到毁灭之前,不停的为完成使命奉献一切。精确和完美的推动计划进行,消灭妨碍者——这就是身为兵器,身为“神意代行者”、“超越种”的李林的全部意义。对此,不存在任何疑问与不合理之处,更不存在被他人质疑和可怜的余地。

综上所述。“可怜”这种不合逻辑的概念,绝不可能是解开谜团的关键。

那么,究竟是什么,能促使一介人类超越实力和技术的绝对差距,做到那种程度——

训练结束的红灯亮起,一阵电铃声响过后。通讯室值班军官的声音从扩音器里穿出来

“执政官阁下,现在是下午13时54分,您的下一项日程是前往指挥所,听取进展报告。”

“知道了。”

瞟了一眼散落在地面的战绩,李林大踏步走出了专用健身房,散落的子弹和“罗兰能早点做到这种程度就好了”的想法一道被遗留在身后。

6分钟后。亚尔夫海姆最高执政官准时出现在地下指挥所的主位上,垂手侧立一旁的布仑希尔将凡尔赛宫廷会议的结果,以及王冠领的状况娓娓道来。

“……提坦斯的部队已进入备战状态,由于早已做好相关准备,可能比预期中更早开拔。另一方面,陆军似乎私底下给了海瑙指令,他正在加速向布达城方向挺进。”

“王家陆军那群家伙。还真是没吃够苦头啊。”

李林耸耸肩,看着这个俏皮的举动,布仑希尔的嘴角也微微翘了起来。

在没有王命的情况下,擅自进入属地实施军管。虽然提出计划,并且强调突然性和隐蔽性的是王太子,但具体执行的毕竟是陆军,很难说他们没有用这种方式对同样“独走”、“暴走”过的提坦斯还以颜色的想法。此刻让海瑙加快速度进军布达城,恐怕也是抱着赶在提坦斯之前将暴动镇压下去,削掉竞争对手面子的想法使然吧。

这种军种间的竞争,有时候看起来还挺可爱的。

不过。在当前局势下,继续像小孩子一样逞强的话,只会自讨苦吃而已。

“先不说提坦斯,光是听到海瑙进军布达城,王冠领的局势就会发生巨大的改变。”

截至目前为止。王冠领本土军队除了一开始就投向起义者的一部分,绝大多数军人虽然同情起义者,却很少有人直接参加战斗,毕竟让穿军装、领军饷的军人调转枪口反对政府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可海瑙将军……这位残暴又虚荣,被整个王冠领痛恨的人即将驾临布达城的消息将会成为一剂催化剂,原先反对王太子和总督府颟顸统治的政治斗争很可能发展成反对外**事干涉的独立战争,而这正是起义者所希望的。

“‘错误思想防卫墙’、农业集体化、强制工业化、土地兼并、征粮队……每一项暴政都有海瑙的参与,有不少还是将军大人冲在第一线去干的,可以说海瑙就是王太子残暴统治的具体象征。无论是利益还是尊严都被严重侵犯的王冠领人民绝不会对他发动反攻倒算默不作声。”

李林接过茶杯,若无其事的说着。

没有人会对利益被侵犯默不作声,哪怕在对方的武力威慑下暂时屈服,这一点依然不会又改变。尽管不少人心里并不打算为从未听过的“国家民族独立”而战,但面对海瑙的反攻倒算,大家还是愿意拿起武器的。

于是乎,帝国主义战争成功的转化成了民族独立运动,战争的性质开始彻底改变了。

“报告!”

“进来。”

通讯士官走了进来,靠腿,敬礼,将密封好的文件袋交给布仑希尔,敬礼后退了出去。

“这是……”

大门关上后,布仑希尔拆开文件袋,才看了两三行字,她的表情就变得古怪起来。

“科苏特.拉约什子爵在德布勒森大教堂内发表了《独立宣言》,宣布建立圣伊斯特万共和国!”

《独立宣言》的内容相当冗长,其核心内容为宣布圣伊斯特万王冠领是一个自由、自主和独立的人类国家。以全体马扎尔人的名义宣布,鉴于波旁家族在“灾难深重的几个世纪”中所犯下的罪行——“背信弃义、践踏王冠领的尊严和权利”,因此“立即废除其王位,驱逐出圣伊斯特万王冠领并加以流放”。王冠领上下将在全能母神的指引下。成为一个独立、自由的共和国……

《独立宣言》获得了在场与会者一致通过,科苏特被推举为国家元首——大统领,圣伊斯特万共和国诞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