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一十章 人情怎么还?(1/2)

作者:蓝吹雪
第一百一十章第110章人情怎么还?

朱元璋考虑再三:“这红巾军已经乱作了一团,实在不适合做为称霸之根基。”抬起头问道:“你们,去哪里?”

“我看浙西不错,易守难攻,也没什么太强的势力,周边还有些煤矿、铁矿,可以作为我们暂时休养生息之所。”李善长。

他们的是后世浙江西部淳安、衢州、丽水一带山区,包括安徽东南的一些地方,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穷山恶水,交通不便、没多少资源、穷的可以,土匪倒是很多。

“穷山恶水啊…比这里也差不多”朱元璋叹道。

“虽然不富裕、人口也少,不过地方够大,还有发展余地!若是有外援,也不见得就不行。”胡惟庸道。

“外援?你是…”

“崔晓阳啊!这可是大粗腿。”

“老是找人家,这人情以后怎么还?”朱元璋也有点愁。其实他倒不是怕欠人情,而是认为人家不会给他这个人情,盼多了还忽悠一下。

给钱给粮给武器、又相救收留家人,崔晓阳对他这个便宜大哥,早已经是仁至义尽,而且向来都是他求人家,却没有回报过一分一毫,长此以往必然靠不住,早晚招人厌弃、全江湖瞧不起。

“都快成自家女婿了,还客气个啥?”胡惟庸笑道。

“女婿…”以朱元璋的心理,女婿老丈人的关系算个屁!到啥时候利益二字才是最关键的。

“不如联系一下,探探口风,也不见得就不行。欠下的人情,咱们以后成了一方霸主,也有机会还…”李善长。

商量了一番,最后决定还是去辽东探探口风,胡惟庸自告奋勇去抱大腿,怕他一个人去分量不够,加上大舅子常遇春。



胡惟庸和常遇春随晓阳船队的船一路北上。

向前看、望不到头;向后看、望不到头,横向附近也净是船;真的称得上樯橹立如林、帆张乱若涛这个船队真是庞大!

此时晓阳改变了经营策略,如果不用他的船、自备船随船队走也行(实际上他也没那么多船),不过要交上一笔不菲的护送费,当然这是用在一贯合作愉快的东主身上。(所谓合作愉快,就是要求借船、商业合作的时候比较痛快的。)因为晓阳的目标是垄断海上运输,在此阶段,团结中船东也是个手段。

于是这么一来,船队的规模就更加大得可怕了。

船队虽大,但护卫并不是很多,每船都不过是一二十个船东自带的护卫,其它的靠晓阳府护送。晓阳并不是白收护送费,一些大船上明显武装人员比较多,甚至有的装备了铜炮、重弩,那是晓阳自家的船,如果有人来劫,这些船就会挡在外面,以庞大的船身和重火力率先御敌。

这样的防卫,一般的海盗根本一点希望都没有,除非是大元水师来攻打,可是晓阳的身份摆在那里,这是不可能的。

更别,这船队里本身就有大元水师和各地好多大佬的走私船。

所谓大佬,黑*道、白道、黄道的大佬都有,比如张士诚、方国珍、红巾军、各地的汉蒙贵族、官员等等,他们的船在这里和谐共处。

路上,还零星有船只加入,那些是跟晓阳关系不错的一些中势力的船,拉上一些地方上不值钱的土产出去卖,卖几个是几个。

偶有路过的海盗,不但不劫,反而要亮明身份,对着晓阳府旗、海鲨旗给鞠躬,有的还象征性的护送一段。

胡惟庸拍着手赞叹:“啧啧啧…基本都是满载…这得多少钱那…就算抽一成”胡惟庸脑子很灵,掏出个算盘来噼里啪啦打了一阵,算出个数字来,差点把他吓尿!

“a的…”常遇春看胡惟庸那满脸的遗憾,就知道他在想“还不如跟崔晓阳了”。胡惟庸这人成也聪明、败也聪明,朱元璋后来要砍他,也跟他这个聪明大有关系。

“此时投靠不好,以崔晓阳和老大的关系,搞不好把我砍了…不过,跟着领导发点财还是可以的吧!哈哈哈…”胡惟庸想着日后抱上晓阳大腿的发财美梦,不禁笑出声来。

常遇春虽然有些不屑,不过也不去管他,春哥的最大优点就是专心干活、不管闲事。



船队到山东沿岸,有一些船脱离船队,由一些护卫船护卫着靠岸。其实这里已经是晓阳的海上地盘,护卫只是个形式。

船队到黄海,就开始频繁遇到晓阳的打渔队,其中有汉人、有高丽人,纷纷对着船队的旗帜欢呼。除了商船,东瀛人没有出现,因为他们被限定在济州岛以东的东瀛附近海域捕鱼。

船队到黄海北部,已经接近晓阳的大本营,基本已经不用护航了,不过晓阳的大船还是带领一部分船只直奔三山城批发市场去;另一些船只则进入渤海,分赴各地卸货。

三山城的码头已经扩大了不少,可还是不够用,有不少船要停到旅顺去,那边有更大的货仓。



来迎接的是常秋儿,常、胡两人一看秋儿这脸蛋红扑扑一副精神焕发之状、衣着光鲜、前呼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
豪门之童养媳 失宠公主要翻身 医擒故纵,前妻不二嫁! 头号萌妻:驯养天价首席 绿茵盗梦空间 网游之天妒风流 团宠公主三岁半 位面之吾道随心 冒牌县令 亮剑:从代管被服厂开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