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
沮授正望着满目疮痍的冀州微微有些出神,听到士兵的话,回过神来道:“噢,嗯,我知道了。”
“军师。”
典韦扭过头,对他说道:“他们很快就会追来了,按照原定计划行事吗?”
沮授点点头:“去吧。”
“好。”
典韦勒转马头,往后方阵去了。
这里的士兵皆为辅兵,唯有后方压阵的兵士有约一千战兵。
他们之所以选择在这里作战,是因为官道左边有一处连绵山脉,右侧则是大量的农田、池塘以及早已没了人烟的村庄。
村庄并非在平地上,有高矮坡度,如果敌人从村庄里绕过来,就得走狭窄逼仄的田埂道路。踩在田里过来也不是不行,但还得爬一些斜坡,十分不便。
因为这些田并非梯田,去过农村的人都知道,只要不是在特别平坦的平原上,村庄地势稍微低一点,田地总归是有这样的高矮坡。
所以敌人要想进攻,就只能选择从官道正面强攻。虽然从田里绕过来也不是不行,但却正中沮授的计。
这边他们开始摆阵型,那边袁绍遣来进攻绎幕的先锋军就已经抵达城外。
此次领军的乃是王摩、何茂二校尉,到了城外之后,他们看到的是一片残破的迹象,城门大开,街上与城外空无一人,除了城楼上还在风中飘荡,猎猎作响的刘备军军旗以外,整座城市,荒凉得像一座鬼城。
“怎么回事,不是说此地已经被青州军占据了吗?”
王摩一头雾水,不明所以。
何茂四处看看,远处正有数名骑兵飞速奔来,便说道:“许是已经撤走了,之前派出去的斥候回来了,看看有没有敌军动向。”
二人便在原地等着,斥候飞一般来到他们面前,翻身下马,队长领众人单膝跪下道:“将军,南面官道约五六里外发现敌人,全是辎重车辆,当有二三百架车马,连绵数里,兵马应有两三千人。”
王摩好奇问道:“你们是如何得知敌人有两三千人的?”
斥候队长答道:“我等在发现敌人之后,攀登上了附近一座小山头观望,初略数了一下车马数量,有两三百驾,每架马车边又有十余人在保卫,因而推算出有两三千人。”
王摩顿时称赞道:“不愧是明公帐下精锐斥候部众,居然还有这等见识。”
汉末文盲率极高,想找个认识字的都不容易,更别说会算数的。也就是袁绍帐下这些斥候队长确实多为精锐担任,才能有这份见识。
或者说,没有这个能力,就担任不了斥候队长。
毕竟作为斥候,需要的是观察敌军情报,如果你连算数都不会,一眼看过去,数不清楚敌人有几顶帐篷,估算不出敌人数量,会造成自家主将误判,从而输掉一场战争。
因此担任斥候队长,属于精锐中的精锐,相当于百人将,非普通人可以胜任。
听到斥候的话,何茂沉吟道:“看来敌军已经提前撤退了,不过离得不远,似乎还可以去追击,我们追不追?”
王摩情绪亢奋道:“追,当然要追。他们不过两三千人而已,还有如此多辎重,根本走不了多远。如果我们能够拿下他们,俘获他们的辎重,明公必然大大有赏!”
“既然如此,那便不进城了,直接追击!”
何茂也果断。
两人商议之后,认为此时可行,敌人人数不多,且带着大量的辎重行动缓慢,必然走不脱,因而可以放心大胆地追击。
当下,二人也不犹豫,先是派出轻骑追赶,同时步兵加紧步伐,迅速顺着城南官道而去。
约三刻钟后,他们果然在离绎幕县约六里的地方追到了青州军。
两个人在队伍最前面,后面竖着大旗,因为官道不是很宽,所以阵型排成一条长龙,横着列有五六名士兵,一列列下去,差不多有那么七八千人。
袁绍虽然财大气粗,但士兵也不是土里蹦出来的,这些年冀州青壮损失还是非常大,因此每股先锋都只派了七八千人左右,并没有太多人马,不过即便是这样,加起来也有三四万人,分兵袭扰的话,这股兵力已经非常多。
七八千人打两三千人,优势在我!
王摩与何茂对视一眼,看到远处的敌人在发现他们之后,仓皇地逃窜,将一列列辎重丢弃在道路上,当作拦截追兵的障碍物时,顿时就笑了起来。
这样的军队,凭什么跟他们打?
“杀!”
王摩毫不犹豫地抽出环首刀,向着前方一指。
当下士兵们一窝蜂开始向前冲。
可冲着冲着,他们很快就发现,这片道路确实不够宽敞,左边是村庄,右边是山脚,堆积如山的辎重把整个道路都掩埋了,想要进攻敌人,就得从旁边绕过去。
这怎么绕?
爬山还是从村庄旁边的田地里跑?
大量的士兵拥挤在官道上,把官道挤得水泄不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