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80章 狮子大开口(1/2)

作者:码字还债
战争永远不是主流。

发展才是硬道理。

大庆北伐,已将胡人的精气神全部打没了。

就连他们心目中的神山,如今也已经纳入了秦风的治理之下。

事实上。

这两千年来,胡人心目中的神山,一直都在不断变化。

最早的焉支山,也就是现在的河西走廊。

嘉峪关将焉支山完整的控制在大庆的治理之下。

更有长城将焉支山下的肥美土地全部保护起来。

之后的,则就是阴山山脉了。

只不过阴山等山脉,大部分时间,也都被中原皇朝所控制。

因为离得太近,基本想打就打,不打阴山一带的游牧民族,也必须得听中原皇朝的话。

只有胡人彻底强大时,阴山一带的游牧民族,才会跟中原皇朝走向对立。

然而绝大部分的时间之下,漠南草原的部落,大部分都跟中原有着拉扯不清的关系。

至于现在游牧民族的深神山,被秦风称之为狼居胥山的地方。

更是彻底被辽人所控制。

庆皇至今还在北胡人的王庭,在那扮演天可汗呢。

至于庆皇究竟要不要天可汗的名头,这很难说。

因为大庆治理之下,基本没什么胡人了。

都被秦风洗礼的很干净。

如今基本还残存的胡人,都合流到了嘉峪关的关外,跟西番胡、鞑靼胡汇聚到了一起。

胡人已经算是彻底合流了。

当然。

北胡人这个名号,基本已亡。

“未来的西域,的确需要一条铁路,将西域的瓜果等源源不断的运送到大庆内,也能将西方的诸多好东西,都输送到大庆内。”

虽说,这里并非是秦风的治理之下。

但秦风觉得,完全可以在这边修建一条铁路。

重启丝绸之路!

而且必须要贯穿过去,无人可以阻拦丝绸之路的畅通。

最为关键的。

是铁路的修建标准。

就一定是辽人的标准。

后续的一切运营,必然是辽人负责。

这里就算在朝廷的控制之下,秦风能够拥有铁路的控制权,这就足够了。

一条铁路,就相当于是一条大动脉,输送着源源不断,最大的一部分利益。

就跟大庆的漕运一样。

这里面的利益,丰厚到令人心惊。

因为周边一切的物资转运集散,都要通过这条道路。

故此。

秦风完全支持,修建铁路。

秦樉略微有些纠结。

“就怕关外的这些胡人不听话。”

秦风毫不在意。

“要么给本王修完铁路,本王流放他们到西方。”

“要么就死。”

“本王相信他们会做出最明智的选择。”

秦风的目光无比冷酷。

贯穿嘉峪关以西的铁路,毫无疑问是个无比浩大的工程。

就这四五十万胡兵,需要多少年修建完成,这是很难说的事儿。

单单是粮食的损耗,恐怕就是个天文数字。

更不用说铁轨以及枕木等。

先要筑起路基,要铺砌碎石,辽地的铁轨枕木选择了硬木,因为辽地并不缺乏木材。

可在这西域之地,木材相当匮乏,拥有最多的反而是石头!

故此枕木的选择上,只能是石头。

好在,西域以西之地的人,都很擅长用石头来雕刻。

秦风相信他们能做得很精细,能将铁路修得很好。

至于修建铁路的过程中,究竟会死掉多少人,秦风压根不在意。

伟大的时代到来之前,总是要有人付出牺牲的。

用大庆自己人的性命去拼搏奋斗,秦风宁愿选择另外一条路。

将庆人的幸福,建立在异族人的勤劳之上。

掠夺。

永远才是工业资本累积最快的方式。

而非是用无数百姓的性命,去拼搏奋斗,去发扬精神。

那所付出几代人的辛苦,虽然无比的伟大,但所付出的代价,着实算不上小。

好在。

如今的秦风,拥有更好的选择。

一将功成万骨枯。

在这个时代,想要修建一条完善的铁路,又何止万骨枯。

只要枯的不是庆人的骨头。

秦风就根本不在意。

“就这么定了,派人去跟帖木儿说说,只要他能出钱出粮,帮本王修建完这条铁路,本王保证只要铁路修完了,就能将他给放回去。”

秦风命人告知帖木儿。

希望他能在西域铁路的事情上,起到一些积极作用。

秦樉听到秦风的话后,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