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73章 利益之争(1/2)

作者:码字还债
京都,对于秦风而言,就是一个巨大的漩涡。

这里终究不是辽地。

秦风在这里所有的权势,基本都是庆皇给的。

还有一些,则是属于辽王的影响力。

只不过,从城墙上那守将所言,秦风便已知晓,京都的水,很深很深很深。

辽王座驾在京都的石板路上缓缓前行,略有颠簸。

红鸾有些紧张。

倒不是怕有人袭击车驾,就算袭击,也未必破得了辽王座驾的防御。

而是……

“王爷,红衣商会在京都的人手,这两个月的时间都相继出过事儿,有的甚至失踪了。”

“有人在京都内,在刻意铲除掉王爷的眼线。”

秦风点了点头。

“有目标吗?”

“被处理掉的,都是涉及到京都民间的,一些生意上的,朝廷上的依旧很稳定,不可能是太子动的手。”

秦风点头。

若大哥真的想动手,绝对不可能只动基层的那些人,而不会动高层的那批。

肯定是要上下一起打,一网打尽才对。

而且秦标做事儿,素来讲究一个堂堂正正,名正言顺。

就算要对付秦风,也会先跟秦风说明白了,然后再动手。

不会突然间的,就下死手,甚至折腾到死人。

这明显不是大哥的风格。

“都是基层,怕是跟涉及到的利益有关。”

如今辽地影响力越来越大,自然触动了许多人的利益。

北方还好,中原之地,大多残破,百废待兴,秦风给什么,整个北方就要什么。

可以说,整个北方,受到辽地的影响很大很大。

可南方这里,原本就充斥着大量的利益团体。

当年庆皇掌控住南方,也是通过杀戮才获得的。

可那群人,经过二十年的安稳,如今又故态复萌,根本不想让辽人,染指到他们本该掌控的利益。

“王爷,若是涉及到利益,我们得罪的人兴许有些过多。”

“就拿玻璃来说,江南有完善的彩瓦作坊,就是那种用贝壳来装饰窗户以及透光的作坊,规模很大,至少涉及到了几十万人生计。”

“可玻璃到了京都之后,这些作坊的生计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基本处于赔钱的状态下。”

“甚至就连南方盛产的高端瓷器,也因为玻璃器具而受到了一些冲击影响。”

红鸾所说的。

只是单单玻璃一物。

而辽地盛产的东西,又何止玻璃一物?

“变革之下,总会对原有的结构产生破坏。”

秦风点了点头。

就比如说辽人盛产的蒸汽快船,被京都的勋贵相继购买。

而一艘蒸汽快船,驾驶只需要区区几人。

以往勋贵们所用的大船呢?往往需要配置十几人甚至几十人摇橹。

蒸汽快船一列装,这些摇橹人全部失业!

而广宁城给江南勋贵们制作的蒸汽快船,足足有几十艘,就说明有数千相关人没了业。

这些。

都是缩影。

辽地的巨大影响力,已经对京都这座南北最中心之地,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也导致让许多行业被替代。

最终慢慢的。

也就滋生出了旧派之人。

他们的目的。

无非就是保住原有的利益,不至于受到辽地变革的冲击。

动人钱财,如同杀人父母。

在原本无比稳固的环境中,突然挤进来秦风这头巨鱼儿,要将不管大鱼儿小鱼儿所有人都吞掉。

这谁能服?

就算秦风的功绩再高。

可若因为广宁城的工业产物,对京都人的民生产生了影响。

那么他们也会不惜一切,去捍卫自己的权益。

虽然。

若着眼天下来看,这种为了个人蝇头小利,从而阻止变革的事儿往往都是鼠目寸光之辈。

可现实,就是如此。

变革所带来的阵痛,会真真切切涉及到万千民生。

也滋生了旧派。

昔年商君变法,让秦国强大,顺应了时代的必然,让秦国统一了天下。

然商君也死在了变法之下。

如此之事。

太多太多。

这都是变革,触动了旧有的利益,从而导致的生死相向。

一切。

都是为了利益。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关于大庆附属国的利益。”

“以往附属国的利益,都被李山长为主的文官集团所掌控,后来胡庸为此还发生了争夺。”

“再后来陛下杀了一通,让文臣在大庆内很难敛财,而南洋等地的附属国,反而成为了为数不多的敛财手段。”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