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5章 临行前的聚会(1/3)

作者:小草儿尖尖
出了省委大院大门,见习惯在门口站着等他,韩景微笑着看着习惯,两人上了车,往家里去,到了家,见东西也收拾差不多了,大家说说笑笑笑闲聊了会天,准备吃了午饭就回去,八个人两辆车,直奔方圆村,路过县城时,韩景去了县委书记王平办公室汇报了一下,虽然调令下来了,但是人还没有走的,工作的事情该怎么办还得按规矩的,再说了,平时私下的关系也不错的。

人一调动了,尤其是升职了,管人事的书记肯定是会抛过来橄榄枝的,在人事变动安排方面征求调动者意见的。

一个萝卜一个坑,韩景一调走,他的位置空出来了,盯着这位置的大有人在,谁不想进步啊!况且还是个实权职位,因此,有关系的,开始跑关系,没有关系的,想法子找关系,不想,不跑,不动的,跟你没关系。

王平知道韩景在内心,肯定是有合适的人选的,谁不想把自己的既定计划继续进行下去,况且又是红红火火的局面,这样的局面,来之不易的,不能给破坏了或停了下来,因此,继任者是谁,就尤为重要的。

王平当然知道这位置的重要性,全县百分之三十多的财政收入由园区创造,弹丸之地,在全县的财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用好了,用对了人,不但给政府创造财富,也能给自己带来政绩,为自己的升迁之路增加了筹码。

韩景只是说出来自己的意见建议,但决定权还是在王平,韩景认为姜汤臣是最合适的人造,因为是,经历了园区的从无到有,从有到强,能切身体会到园区的大好局面来之不易的,再者,他对韩景的经济发展蓝图也是非常了解,能更好的把园区的大方向把握住,方向对了,走的速度快点或慢点,都不会对全局产生多大的影响。

姜汤臣在镇里的位置,由李振东接过去,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李振东的位置,韩景认为由上面派下来为好,因为他知道了省委组织部的颜青青是黄仁部长的外甥女,没有基层锻炼的经历,这是她以后升职的短板,借花献佛的机会难得啊,所以韩景建议王平外调,要他和省委组织部冷秘书联系,王平是老官场了,瞬间明白了,这给自己送了个礼物,王平自然知道怎么样去操作了,对韩景的建议非常赞同,也很满意,谁不想进步?想归想,但你得有人拽着,扶着,推着,那样才更快,更稳,光靠自己努力,那得等到猴年马月。

至于园区的人事变动,王平授意韩景按自己的意见办,需要县里协调的,打个报告就可以了,不需要汇报的,可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任意动,县里都会无条件支持的,因为王平知道,韩景不会以自己私欲为出发点的,所以,才放心的放权给他。

王平是老纪委了,从省纪委监委出来的,在纪委摸爬滚打十几年了,经验肯定是非常丰富的,韩景又虚心向他讨教了一些,王平自然是倾囊相授,他知道韩景未来可期,他的成就不是自己可比的。人家才二十七岁,就是正处级干部,自己二十七岁时才是股级,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从县委出来,韩景一行人直接去了方圆村赵勇的农场,得先把父母的事情安排妥了,自己心里踏实了,才能安心工作的,况且又到了晚上,就不去单位给人增加麻烦。

周丹早就接到了习惯的电话,知道他们一行人,直接去了你侬我侬农场,把工作安排妥了,将韩景吩咐的事情办好了,就往农场去,她得先提前安排好接待工作,一向也是这样做的,所以不用韩景吩咐就知道该干什么,这就是用对人的好处,用的顺手又省心。

园区有几个人接到了电话通知,包括卢布,乔小丽,丁运关,卢布一向都是韩景的追随者和支持者,也是不折不扣的按照韩景制订的蓝图规划去做的,其实他也是别无选择的,一个变换门庭的人,在官场是个大忌,别人一般是不敢用,不想用的,能得到重要就更是少之又少了,他再有三心二意的想法,以后在仕途上也就算是到点了。

韩景对他是信任有加,又是重用,以后随着韩景的位置升迁,他的前途也是不用担心的,水涨船高。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一心一意的跟着韩景的步伐,做好自己的分内事情。

乔小丽自从第一次被韩景收拾过,她姑姑乔芳开导开导,从那以后,做事情是积极向上,做人是低调谦逊,好像是突然开了挂的学生,知道该怎么学习,该怎么安排自己的事情了。

接着了电话,晚上去农场聚会,她心里知道,聚会是表面上的,实际上是安排调整工作,是领导临走时的安排布四署,说明什么?说明自己已经被领导接纳,而且还是入了圈子,以后的仕途还能差吗?想想都是叫人兴奋的。

丁送关,上次捡到了招商局局长的位置,自己十分看重这个机会,虽然是偶然的,但是你要是抓住了,抓紧了,偶然也就成必然的了。

招商局是为客商服务的部门,急客商所急,想客商所想,一心一意为客商服务,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为客商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还要积极的把园区推介给需要的客商,在这方面,丁送关是开动脑筋,集思广益,使园区招商局面貌焕然一新,成绩裴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