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15章 紧锣密鼓下(1/2)

作者:青弋渔夫
“快快快,跑起来,怎么样,老子就说大帅把咱留在家里面可不行,张超这家伙给他美的,你看,到最后,还是我去捞他,回来不得叫这家伙摆个流水席,请我喝三天酒。”谅山府到高平府的官道上,宛若长龙一般,一支数千人的队伍正在急行军。

咔咔咔咔,整齐的脚步声在官道上响起,虽然士兵们跑动起来,但是队伍的队形并没有乱,官道上的行人纷纷让路,他们在道路两边站着,纷纷驻足眺望。只见士兵们肩膀上扛着火铳,前方兴华军的战旗高高飘扬。

一个商人问身边人道:“前段时间大帅不是已经带着大军东进抗虏了吗?怎么这些子弟兵看起来好像又是有什么大任务的样子。”

另一人回答道:“不知道啊,你看这队伍,少说几千人,这兵力可不少了,你再看他们行色匆匆的样子,莫不是又有什么大事发生了吧?”

一个骑驴老者插话道:“你们看,这可是通往高平府的官道,莫不是高平府那边又出了什么大事吧?”

“哎呀,这,不好说,不好说啊。”众人七嘴情况景昭在街接到统帅部命令的第一时间就派人去找当地人了解了一下。

这条江是一条滩多水急、暴涨暴落、枯水期长的山区河流。这也就意味着通航能力非常低,如果按照后世的标准,也只能行驶一百多吨的船只,若是放在明代,连六百料的船只都不能航行,只能在这个标准之下。

但这条江通航能力不佳反过来说对兴华军也算是一个好处,这就意味着兴华军不需要准备大吨位的船只,只需要小船即可。更重要的是,每年过年前后就是枯水期,水流并不湍急,利于通航,按理说,这都是有利条件,但摆在景昭面前的问题是,如何能征集运载这么多人马和物资的船只。

要知道,宋志带过来四千人和装备,景冲这边也有三千人待命,光是将士就有足足七千人,还不算粮草物资。如果是四五百料的板船,算上士兵本身的重量和装备,也就能搭载一百多人。七千人马,光是搭载士兵和装备就需要七十艘板船,整个广南府也不可能找到这么多这样吨位的运输船。还不用说除了士兵及装备之外,粮草物资也需要船只来运输。

问题在于,既然是支援前线,那就必须一次性将人员和装备全部送到,毕竟走水路需要十天半个月时间,如果往返运送,等第二批、第三批人员到达昆仑关,估计黄花菜都凉了。景昭这些天就跟陀螺似的,忙得团团转,到处派人去征集船只,广南府那边不管是大船小船,甚至是打渔的渔船,也全部花银子征集下来,就算是这样,也远远不够。

景昭现在是焦头烂额,命人赶制船只,但速度实在是太慢了,高平府地处内陆,也没那么多造船工匠,若是不能在步兵进入广南府之后征集到足够的船只,可是要误了大事的。

今日,景昭正在楠木溪附近搜罗民船,忽然有卫士来报,“报!大人,有土司求见。”

这些个土司,自从兴华军入主云南之后,土司跟在后面修桥修路,弄了不少好处,三天两头就有土司求见生产建设兵团,看看有没有什么业务可以做。景昭也是不胜其烦,这时候他正忙着,又有不知道什么土司来求见,景昭不耐烦道:“不见,不见,没看见我正忙着吗?”

那士兵有些为难,景昭道:“怎么,我说的你听不懂?”

那士兵苦笑了一下道:“来人不是别人,是孟雄。”

“嗯?孟雄?”景昭一愣。这孟雄可是有来头的,当时攻入云南,孟雄一开始还负隅顽抗,想做沙定洲的马前卒,但后来,经过兴华军用火炮教育了一番之后,孟雄摇身一变,成了兴华军的带路党,高衡见此人非常识时务,也给了他不少好处,特别是在兴华军接收云南之后,孟雄的族人便承担起了道路维护,开采、运输矿石的任务,兴华军向来都是按价格支付,孟雄他们的生活条件立刻好了起来,也不用在山林中混了,全部搬了出来,建立了新寨子。

不仅如此,随着孟雄的财力不断增长,周边还有不少小的部落和村落归附孟雄,让他的寨子不断发展壮大。这让孟雄愈发认识到,跟着兴华军混能发财,既然如此,不如一路跟到底,所以孟雄极为配合,在兴华军中的口碑也不错。

听闻是孟雄前来,景昭倒是不好直接拒绝,只能说道:“唉!这个时候来耽误时间,好吧,你请他过来吧。”

不一会,士兵便把孟雄带到了景昭的面前,景昭拱拱手敷衍道:“是什么风把孟寨主吹到广南府来了,这两天我实在是抽不开身,如果有什么矿产或者运输方面的事务,容后再议如何?”

看景昭一脸疲惫的样子,孟雄连忙摆手道:“误会!景昭大人误会了!我可不是来谈生意的。”

景昭一脸疑惑,“那你是?”

孟雄道:“大人,这几天您征集船只的消息早就把高平府周边都传遍了,我们寨子的位置就在边界,怎么会不知道,我呀,今天特地过来,是给大人解决难题来了。”

“啊?你?”景昭大惑不解,孟雄说什么胡话,他还有本事能变出船只不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