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后的时日里。>
牧尘的府上,赫然又多出几个年过六旬的学生。>
没错,他们全部都是之前,朝中那些赫赫有名的学者。>
在与牧尘切磋过以后,全都变得心服口服。>
回到自己的府上,翻来覆去的琢磨。>
认为自己学的这些,实在太过肤浅,算不上大道。>
第二日,他们便不约而同的,主动找到牧尘。>
双手奉上学费,竟然也以学生的姿态,整日在府上求学。>
摇头晃脑的一边背书,一边与牧尘探讨着学术上的难题。>
顿时,这些老学子们,成为长安城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同时这个事情,也震动朝野。>
每每在早朝例会上,李二有不如意的地方。>
总会在大发雷霆的同时,让那些办事不利的大臣们,多多学习,多长见识。>
“若是你们做不了这个官,就给朕回炉重造,如今牧侯那里,正在广招学生,你们还不如交些学费,多与牧侯学点真本事,如若在这样下去,你们的官位,恐怕都难保!”>
当李二这话一出口,满朝文武鸦雀无声。>
他们不是学者,不是用一辈子,去追求学问的人。>
全都年纪一大把了,跑到镇边侯那里去求学?一旦这事传出去,还不得让人笑掉大牙?>
反正老程和老牛他们,一个个摇头晃脑的,满不在乎。>
他们是不在乎,毕竟现在城中传得沸沸扬扬,甚至被称作大唐第一学者的牧尘,就是他们的亲侄子。>
他们脸上增光还来不及,怎能会在乎?>
甚至在下朝以后,这两个老家伙,还四处跟人吹牛逼。>
说什么,你要是想去,找俺老程就行,保证让你以最低的价格进去学习。>
而且还管什么三餐,在牧尘的府上,能吃到三餐者,都非普通人。>
毕竟牧尘做出来的东西,全长安都没有。>
无论是其烹饪的手法、食材,以及调料的使用和搭配,都要远远超出很多人的认知和常识。>
然而,在美食方面。>
老程和老牛给介绍的津津有味,将那些大臣们都给说得直流口水。>
最后,这些大臣们,纷纷嚷着要去牧尘的府上,学习烹饪技术……>
这叫什么话?烹饪和他妈的治国治民有什么关系?>
难不成在以后上朝的时候,每个人都左手端着大勺,右手拿着炒勺吧?>
在上朝饿了的时候,在当场表演一番?>
各展神通,将好好的朝堂大殿,变成个美食广场?>
当然,这就是个玩笑。>
虽说有些人,对于去牧尘的府上求学,实在拉不下那个脸面。>
他们宁愿回到各自的府上,将心思多用在各自的工作上,平时多看看圣贤书,也不愿意抛头露面的,去和那些孩子们坐在一起。>
而有些人,也许是真心想学些东西,也许是为了讨李二陛下的开心。>
当真在第二天下朝以后,自己就带着学费找上门去了。>
这对于牧尘来说,他教学无非也是近些时日里。>
在府上闲着无聊,在加上宫中的那些小公主们,纷纷跑来和自己拜师学艺。>
他这才不得已,将自己会的那点东西。>
仔细的挑选、斟酌一番,在交给她们。>
后来又收的那些学生,不过也是朝中各个大臣、王爷们求情。>
牧尘并非那古板、呆滞之人。>
若是拒绝他们,说不准日后就会给自己树立一些敌人。>
与其如此,还不如多多结交些朋友。>
这样日后在长安,在大唐,在朝堂之上,也会有向着自己这边说话的人。>
顺便的,还能赚取一些生活费,何乐而不为?>
当那些朝中的官员,也跑到这里来求学的时候。>
牧尘彻底的发火了。>
什么意思?真当自己这里是学校?谁想来就能来?>
这时候,牧尘刚刚收下的那几个老学生,纷纷给他出主意了。>
以牧尘现在的名气,已经成为长安城,乃至大唐有名的学者。>
用知识渊博、满腹经纶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可是这个时候,他不必在自己出面育人。>
完全可以打着自己的名号,在长安城内开办一个私塾。>
专门用来招收那些想要求学的学生们。>
无论男女老幼,只要能够拿得出钱,就可以去私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