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城在这个时代来说,毫无疑问的是一座大城。>
招贤馆作为备受关注的地方,这里发生牵扯到吕相国与昌平君的事情,很快就像是一阵风一般传遍了城内外。>
这消息,自然也是传递到了位于城北的咸阳宫内。>
年轻的嬴政此时很是苦恼。>
从本心上来说,他是感激吕不韦的。>
原因很简单,吕不韦为了他们父子能够上位做秦王,是做出了重大贡献的。>
说上一句恩人也不为过。>
若是没有吕不韦,此时的他说不得还在邯郸城里备受赵国勋贵们的羞辱。>
可他现在已经是秦王了,既是秦王自当总览秦国大权军政事才对。>
然而吕不韦把持朝政,以辅佐幼君的名义将原本属于秦王的权势,都给揽入自己的手中。>
若是个刘禅那等安于现状的,倒也没什么。>
可嬴政虽然年轻,却是有着一颗做大事业的野心,很是自然的就对吕不韦心生不满了。>
然而他太年轻了,在秦国没什么权势,也没什么支持他的实权人物。>
先王临死之前,将国政交托给了吕不韦,又将最终的决断权交给了王后赵姬,嬴政空有满腔的热血与抱负,却是无可奈何,沦为了橡皮图章与吉祥物。>
他闲来无事,暂且也对美人的兴趣不大,平日里除了看书学习之外,就是听些奇闻异事了解咸阳城左近的消息。>
很自然的,发生在招贤馆里的消息,也传到了他的耳朵里。>
“只为孤效力?”>
听到这话,嬴政很快就来了兴趣“究竟是何人?”>
“据说是道家中人。”年轻的宦者轻声说道“听说很能打,一人击退了上百招贤馆的豪杰,堪称百人敌。”>
这就是口口相传的流言的效果了,实际情况明明只是干掉了一个稷下士,吓退了其余人等,传到嬴政这儿就成了百人敌了。>
“竟然悍勇如斯?”>
嬴政大为惊讶,也是愈发来了兴趣“宣昌平君。”>
历史上真正能够称得上百人敌的,也就是项羽一个人而已,所以说王不过项。>
在重视军功的大秦这儿,百人敌的猛士,自然是备受重视。>
“什么?面白无须,气质出众?”>
听完昌平君对李云泽的形象描述,嬴政心头顿感失落。>
在他看来,这等百人敌怎么也得是腰围丈八,身高也是丈八,满脸的络腮胡子,胳膊上能跑马,眼睛一瞪就能吓死人的猛男形象才对。>
可未曾想,居然是个类似吕不韦的文士形象。>
“昌平君。”>
嬴政转悠了几圈,嘱咐说道“你去问问此人,何为王道,何为霸道。”>
“嗨。”>
正所谓秦嗨汉喏唐唯唯,小日子哪儿现在还在茹毛饮血呢,他们的口音与对中土文化的学习,要到唐朝的时候才会出现。>
这都是中土原产的。>
昌平君二度来到招贤馆找李云泽的时候,整个招贤馆都轰动了。>
这里没人是蠢货,大家都很清楚的直到,李云泽这是引起了真正大人物的重视。>
在这个时代里,有大人物的重视,才是飞黄腾达的基础。>
在诸多羡慕妒忌恨的目光注视下,李云泽笑笑的回应昌平君“所谓王道,这是孟子说的,以德行政者王。实行王道之治就是保民而王,就是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他的意思是说,人都不傻,对他好,他才会对你好。行王道者,可得天下民心,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至于说霸道,这是法家的学说。”>
说道这里,李云泽看了眼不远处的李斯“荀子言,故明其不并之行,信其友敌之道,天下无王霸主,则常胜矣,是知霸道者也。”>
之所以看着李斯说,那是因为李斯的师傅就是荀子。>
“霸道之说,人性自私且残,当以力胁迫,以财货诱之。面对敌手,当不择手段灭之,是为霸道。”>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面露失望之色。>
很简单,但凡是称得上人才的人,都知道这些东西。>
李云泽若是只懂复述别人知晓的东西,也就是个中庸之才。>
昌平君等了一会,不确定的问道“先生就没有别的说辞?”>
“自然是有的。”>
李云泽颔首点头“在某看来,所谓霸道,就是谁不听话,就是直接大军开过去碾死他。所谓王道,就是在大军开过去碾死他之前,告诉他一声。”>
‘噗~~~’>
此言一出,不少人失笑。>
也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