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
李云泽在汤阴县内打探岳飞的消息,果然无人不知。>
那岳飞是汤阴名人,武艺冠绝全县,号称打遍汤阴无敌手。>
唯一遗憾的是,此时岳飞并不在家乡。>
早在宣和四年征讨辽国收复燕云的时候,年不满二十的岳飞,就应募成为了敢战士,加入了军伍生涯。>
后来因为为父守孝回了老家,可前两年因为家道艰难,又去了平定军投戎。>
平定军,就是亮剑里出现过的阳泉县,距离太原不算远。>
历史上要等到太原等地被攻破,岳飞才会突围回到家乡来。>
现在的话,他还被围在平定军内。>
李云泽还想要再寻找王贵等岳飞的同乡,可却是被告知,早在岳飞去平定军应募的时候,王贵等人就已经是跟着一起去了。>
“平定军。”>
环顾四周看着身边不过区区数十人的随从,他摇头放弃了直接去平定军的念头。>
李云泽直接住进了相州城,一边以招募销售人员的名义,在各处征召人手,一边打探着前方西军的动静,随时准备找准时机去切入。>
至于朝堂那边,李云泽出京之后早已经咬疯了,狗脑子都打出来的那种。>
只要他不定时的送一笔钱帛回去,说是在北地出售的国债所得,早已经焦头烂额的赵桓等人,哪有时间去管他。>
西军主力尽出,浩荡的大军威逼之下,哪怕是粘罕也不得不暂避锋芒。>
姚古等部接连收复了隆德府,威盛军等地逼近太原,可之后就再也无法寸进。>
时间来到五月,修整之后西军再度进发,试图解救太原城。>
西军分三路进发,种师中所部沿着太行山北上,准备从真定府过井陉奔赴太原城。>
忧心忡忡的种师中,率军路过相州的时候,愕然得知康王来访。>
“见过王爷。”>
因为之前李云泽帮忙为种师道争取了身后名,种师中对此很是感激,所以态度很是热情。>
“太尉无需多礼。”寒暄了几句,李云泽开口直言“本王正要北上去真定府,未曾想路遇大军同行。”>
“王爷。”种师中还有疑虑“未知王爷为何在此?”>
“本王奉官家之命,北上发售国债...”李云泽解释了一番,随即提出要求“北地不靖,本王与太尉所部同行如何。”>
种师中好心劝说,北边就要开打大仗了,这个时候北上太危险了。>
可李云泽却是拿出了圣旨,直接无奈表态,如果每个月不能完成定额任务,朝中的相公们能把弹劾的奏章堆满官家的宫殿。>
都是背负着难以完成工作的无奈之人,种师中也没办法,只能是点头应允。>
李云泽这边离开种师中的大营,出了门口就被一群军士们给团团围住。>
牛皋翟琮很是紧张,急忙将李云泽护卫起来。>
可这些围住李云泽的军士们,却是纷纷拜倒行大礼,抹着眼泪高喊“王爷救命啊~~~”>
“尔等又不是被衙内调戏的妇人,喊什么救命。”李云泽笑了“都起来。”>
“王爷,可算是见着您了。我们都快活不下去了。”>
来人都是胜捷军的军士。>
再被遣送到了西军营地,拿了一笔犒赏钱粮之后,就成了没娘的孩子。>
朝廷不认他们,直接当做其部不存在。>
种师中倒是讲义气,答应过李云泽要照抚,所以挤出钱粮维持他们。>
可这种做法,却是让其他各部非常不满。>
虽说都是西军,可胜捷军以往是童贯的亲军,与西军各部关系并不好。>
各种排挤自然是少不了。>
等到开战之后,苦战什么的基本上都是胜捷军去打,可打赢了也没什么犒赏奖励。>
军将们大都忍受不了,纷纷找关系找门路跳船去了别部军中。>
而军士们也因为军心士气低落而逐渐离散,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
直到此时听闻康王来了,快活不下去的胜捷军,当即推出代表们来求王爷救命。>
从大义上来说,李云泽才是他们的正管上司。>
“没想到居然会有此等事情。”来到了位于外围的胜捷军军营,李云泽连连跺脚“都是本王的错,让尔等受委屈了。我这就去找种太尉,问问他为何克扣尔等。”>
营中诸多军士们,此时只求能有个老大照顾就行,哪里还顾得上别的。>
众人纷纷劝说阻拦“小种经略相公已经很好了,朝廷压根就没给胜捷军拨付一文钱一石粮,全靠相公各处挪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