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晗觉得手猛然一紧,被人攥住了。【更多精彩小说请访问】
她转头看去,只见谢知凤正一脸惊讶的看着那俏丫鬟,又八卦的冲月晗使个眼色。再看看侯嬷嬷、刘家表姑娘等人,都是一脸的惊异。
刘家表姑娘的脸色涨的跟猪肝一样,正要出声,冷不防被她身边的丫鬟拽了一下,这才没有怒吼出来。
“哟!今天可真是三喜临门啊!”
二门上的守门婆子已经看到她们,忙高兴的迎了上来:“曹家表姑娘刚到,想不到侯姐姐、刘姐姐你们又接来三位姑娘!老夫人最喜欢热闹,今天肯定要高兴坏了。”
“曹家表姑娘?”侯嬷嬷惊讶的开口:“大太太不是安排了曹嬷嬷去接吗?她们怎么自己坐船过来了?”
守门婆子笑着回答:“听说是曹姑娘生平最爱山水风景,前些日子正在平湖一带观景作诗呢,听到曹嬷嬷去扬州接她的消息,就约了在京城碰面,不曾想曹姑娘的船快,就先进府了,曹嬷嬷她们的船还在沧州呢!”
众人一时无语,等进了二门,又走了一段路,刘家表姑娘才猛然喊起来:“那丫头故意的!我们船上挂着‘宁安侯穆府’的灯笼,她知道我们的身份,才故意挑衅的!”
这话一出,几个人脸上都有些变色,刘嬷嬷再想想之前两艘船起了冲突的前后情形,脸色也有些不好看起来。
月晗和谢知凤对视一眼,谢知凤的眼里满是幸灾乐祸,显然是准备坐山观虎斗;月晗也不禁想起之前那个俏丫鬟在船上,特别留神打量她和谢知凤、刘家表姑娘等人的情形,看来,人家那时候就开始侦察敌情了。
宁安侯府历经近百年的修葺经营,府邸汇集南北园林之盛,亭阁楼台,鳞次栉比,一条中轴线将府邸一分为二,东府住着宁安侯太夫人的长子、袭爵宁安侯的穆世平一家人,西府则住着宁安侯太夫人的次子,世袭奉威将军,领兵部侍郎衔的穆世清一家。
两兄弟的府邸面积、院落大小都不相上下,但是东府一侧,却还多了一个大大的园林“因园”,虽然现在已经是十月份初冬时节,但因园里依旧繁花似锦,佳木成荫,水气氤氲,说不尽的百年世家气象,侯府盛世风流。【(7764)】
宁安侯太夫人朱氏就随长子住在东府,有时候兴致来了,也会到因园住些日子。
侯嬷嬷、刘嬷嬷一众仆妇,引领着月晗、谢知凤和刘家表姑娘进了二门,绕过一面汉白玉雕丹凤朝阳的影壁,就向东而行,穿过无数亭台院落,才到了太夫人朱氏的住处:东府的瑞景堂。
三四个没留头的小丫鬟正在瑞景堂的廊下小声说笑,看到月晗一行人进来,小丫鬟们立刻笑着扬声道:“可算来了,老祖宗和太太们都问了好几次了!”
说着,就有小丫鬟下来扶人的,有打帘子进去通报的,院子里当下热闹起来。
月晗她们被众人簇拥着,身不由己就向正堂进去,月晗还想着让谢知凤走在前面,却没想到这一路走来,谢知凤和刘家表姑娘早被侯府的盛大气象给吓着了,这会儿听到那让她们奉若天人的宁安侯太夫人就在屋子里坐着,两个姑娘竟然都瑟缩起来,下意识的就往后躲了去。
月晗无奈,只能任由丫鬟们扶着,当先先上了台阶。她上辈子跟着旅行团去过故宫,这侯府就算再精致,比起故宫来还是差了一个档次,因此对她来说,还没有“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惊奇和自惭形秽之感。
侯嬷嬷和刘嬷嬷一直在悄悄观察几个人的反应,这会儿看到月晗一派从容平和,两个人不由对视一眼,微微点了点头。
有了月晗带头,谢知凤顿时胆子也壮了不少,紧随其后,刘家表姑娘是个要强的性子,事事都爱争先的,当下也鼓起勇气,跟着就进了正房。
三个人一进了正房,就看到屋子里珠围翠绕,早就坐满了太太小姐,这会儿都停下了说话,好奇的看着她们。
众目睽睽之下,月晗稍稍退后一步,和谢知凤、刘家表姑娘横着一字排开,然后带头敛裙行礼,向坐在屋子上首四出头官帽椅上的老太太行礼:
“小女子谢氏月晗,”
“小女子谢氏知凤,”
“小女子刘氏宛儿,”
“给太夫人请安!”
说着,三个女孩齐齐拜了下去。
那宁安侯太夫人朱氏是一位须发如银、面目慈和的老太太,这会儿笑眯眯的点头:“好孩子,不用多礼,快快起来。”
月晗三人又道了个万福,这才亭亭站起来。
太夫人膝下还坐了两个年纪跟月晗她们差不多的女孩儿,这会儿年纪略小、圆圆脸的那个女孩子打量了月晗一阵,就笑着开口:“你就是我九太姑姑的孙女儿?真真生的好模样呢!咱们是堂姐妹,我叫朱怡月,这是我姐姐朱曦月。”
没等月晗开口,她又笑着看向站在中间的谢知凤:“你就是九太姑姑后来收的那个孙女儿了?也是个美人胚子呢!”
她话音未落,坐在上首的宁安侯太夫人已经笑着拍一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