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解围当天晚上,扬州卫指挥佥事罗体仁,在相国寺旁的一座酒楼为徐煌设宴庆功。>
宴会以罗体仁的私人名义宴请的,因此规格不大,只安排了一桌。>
参加的也都是扬州卫的官员,唯有一个文官打扮的中年人,徐煌不认识,也从未见过,他脸上始终带着职业性的微笑,看起来城府极深。>
听罗体仁介绍,这人是河南巡抚衙门的参随,名叫郝忠良......>
诺大的包厢内,燃着一炉炭火,又有两个戏子哼哼唧唧地唱起了江南的戏曲。>
众人一边饮酒吃菜,一边热闹笑谈,仿佛是相处多年的老友,十分亲切。>
徐煌的老上司罗体仁还是肥肥胖胖的,显然当初火烧店一战,没有让这位擅长跑路的大人受苦。>
或许是因为徐煌立下大功的缘故,他对徐煌说话时,满是横肉的脸上颇有亲切的神情。>
酒过三巡,罗体仁对徐煌郑重交待道:“徐煌啊,等吃好后,我带你去巡抚衙门拜会一下抚台大人,到那你可要谨言慎语啊!”>
徐煌不明白此间意思,只是顺着意思应下。>
那巡抚衙门的参随,则是含笑着冲着徐煌点了点头。>
虚头巴脑的应酬总是那么让人煎熬,终于在一个时辰后,众人散去,罗体仁单独带着徐煌来到了巡抚衙门。>
这时,那位早早离去的巡抚参随已在大门前迎接。>
郝忠良大笑道:“郝某奉抚台大人之命己在此等候多时了。”>
罗体仁赶忙上前,抱拳道:“怎敢劳抚台大人亲自迎接,快快请进!”>
说着,他亲自上前弯腰引路,就好像是他来迎接几人似的。>
一路寒暄,郝忠良‘反客为主’,再次将罗体仁和徐煌引进了巡抚衙门内。>
众人进到议事大堂前,徐煌眼疾手快,第一时间便看到了堂檐下站着一个身穿红袍的文官,竟是河南巡抚高名衡!>
不等他做出反应,只见前面的郝忠良和罗体仁,做出了一个超越田径奥运冠军极限的动作,二十步的距离,二人只用了短短三秒,几乎是闪现加疾跑过去的!>
要论这二人谁的速度更胜一筹,那必须是行伍出身的罗体仁,肥胖的身躯都跑出残影了!>
逃跑功力,可见一斑!>
郝忠良也不错,文官出身却有如此身手,真乃文武双全呐,徐煌见了深表惭愧......>
二人一左一右的搀着高巡抚,如同孝子贤孙搀着高龄爷爷,言语中带着些许心疼:“流贼围城时,抚台大人不辞辛劳亲自披甲守城,如今贼势已去,大人安坐府中便是,怎可又在外劳累,万一着了凉,咱们的河南天可就塌了!”>
说着,二人眼睛通红,语声哽咽。>
徐煌骇然,心中暗道:“政界人物,果真是人均奥斯卡!”>
高名衡神情温和,拍了拍二人的手臂道:“无妨。”>
在他身后,还站着河南总兵陈永福,以及陈永福的儿子陈德,父子二人正笑眯眯的看着徐煌。>
身为河南总兵,全权负责开封城防御,流贼刚退去不久,陈永福仍甲不离身。>
高名衡看向仍杵在那的徐煌,语气随和道:“徐煌,你随我进来。”>
两位孝子贤孙搀扶着高名衡进了大堂,又迅速在堂内填了一个火盆取暖。>
高名衡开场叹了口气,莫名说道:“河南贼势浩大,徒之奈何啊!”>
郝忠良安慰道:“大人宽心,半日不见有贼寇复攻,闯贼应是真退走了,又或是,李贼已然身死......”>
提起李自成,众人心中一喜,若是李贼真被射杀,这功劳可就大了!>
高名衡目光炯炯地向徐煌看来,陈永福等人也是齐齐看向徐煌。>
徐煌上前跪拜行礼:“扬州卫通州千户所实授百户徐煌,见过抚台大人,见过刘军门。”>
高名衡呵呵笑道:“听闻傅公曾看重你,破格升你为营兵千总,本官会亲自派人去兵部,替你安排好转任地方千户之事。”>
说完,他看向罗体仁。>
罗体仁连忙跪倒,打包票道:“下官回了扬州卫,必定安排好,请巡抚大人宽心。”>
高名衡点了点头,起身亲自扶起徐煌,并上下打量一番,叹道:“如此神射手,怎就没在我河南账下?”>
罗体仁心中一动,总兵府这是想要人了啊!>
不过他脸色平静,仿佛此事跟自己没有关系。>
这事的确和他没关系,虽说徐煌是他的部下,然罗体仁在巡抚高名衡眼中,不过是个小角色,调不调任徐煌,还不必跟他打声招呼,况且上面还有个总督杨文岳。>
徐煌也是敏锐的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