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伟没好气地说:“关老头脑袋被驴踢了吧,本来说好的合作,他这么横插一杠,他能得什么好啊。”>
陈亦武嗤笑一声,“能得什么好,他这辈子啥都不图,就想要自己的子侄能在他的扶持下成才。估计是他那个想成才的亲戚,找上他家,还不是他家的,是他老婆家的。”>
罗伟沉默了一会,关安杰护短是公开的秘密,他很听老婆的话。有些事情和他说不通,和他老婆说,经常有意外之喜。>
“那你怎么解决的,关老头遇到他老婆的事,很多时候脑袋是空的。”罗伟说道。>
陈亦武和罗伟一路边走边说,这时走到了门口,陈亦武和看大门的大爷打了个招呼,才继续低声说:“他脑袋空,武成浩脑袋不空就可以了。武成浩是武家人,他的大伯是福省的安保队总长,二伯是北市的中央安保队总长。只要他下定决心帮我们争取,关安杰再怎么脑袋空空,也被安上点东西。>
武成浩在郊外搞粮种优化,他对农具那么看重,他很关心粮食产量。我拿出些能提高产量的办法,自然能让他帮我们说估计。”>
罗伟更好奇了,“老陈,就那么一会,你就看出武成浩的看重的东西啦。你是怎么就看出那块田不是村里的,而是农林厅的呢?”>
陈亦武耸耸肩说:“很难吗,我们去那块田,你看到有人过来询问吗。武成浩直接下田割稻,我们就跟在他旁边,没看见他通知任何人,没有通知也没有人询问,你见过那个村会这么任人糟蹋粮食。>
还有啊,那里才几块田,旁边一个收割的人都没有,那都不像在村里。稻田不是村子的,武成浩敢下去割,说明那个稻田就是农林厅的。”>
陈亦武一番话说完,觉得自己嘴巴都要冒烟了,这一天,他说的话赶得上平时一个月的量。看到旁边有卖凉茶的,要了一碗凉茶大口大口地灌下去。罗伟看他喝得畅快,也要了一碗,咕咚咕咚喝了起来。>
喝完之后,两人继续向港口走去,陈亦武继续说:“武成浩有想法,想用科学的手段增加产量。我们农场的番薯和水稻都丰收了,武成浩看在这个份上才帮我们的。”>
罗伟听到这话,沉默了一会才说:“他们就没看到,我们很努力地建设这个农场吗。”>
陈亦武拍了拍罗伟的肩膀说:“别人也可以很努力地建设,只要不是不可或缺,命运就掌握在别人手里。”>
这是陈亦武刚刚想通的,要不是有系统,要不是系统逼着自己学习,今天的自己能那么笃定吗。>
“所以,阿罗,我们努力成为不可或缺的人吧。”>
九号农场所有的稻谷收割完毕,武成浩如约而至,他刚出溶洞口就惊呆了。>
武成浩回头问随从秘书李达明,“小李,我们上次来是什么时候?”>
李达明想了想说:“春天来的。”>
武成浩背着手,沿着水泥路慢慢向前走,长叹:“变化真大啊~~,小李,那边上次来是不是还是一片荒地?还有那里,我记得是片沼泽,当初陈亦武还提醒别走到那里去。”>
李达明顺着武成浩手指的方向看过去,荒地已成为良田,沼泽被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格子,里面似乎是水,不知道有什么用途。>
李达明也忍不住惊叹,“是啊,上次来是春天,哪时到处都是荒野,现在大变样啊。”>
武成浩一边走一边看,九号农场初具规模,旁边的农田,一边是整齐的,已经收割完成的稻田。另一边则多样化,隔几块农田,里面种植的农作物就不一样了。>
武成浩刚想走下马路,走到田里面去仔细看看,陈亦武和罗伟骑着自行车过来了。>
自行车是陈亦武自己组装的,本来想在百货商店买现成的,陈曦说了一句,“买别人的车算什么本事,自己制造一辆车才算本事。”>
陈亦武当初抽中过自行车制造,好久没用,陈曦的这句话提醒了他。陈亦武当天将资料搬出来,仔细研究了几天,自己动手,用边角料凑成了一辆自行车。>
罗伟看到了,要求陈亦武也给他做一辆,等陈亦武做出来后,两人骑着自行车到处溜达,突然在这里看到武成浩,两人都很诧异。>
陈亦武有些惊讶地对武成浩说:“武老,您过来怎么不先送个信过来,让我们好准备准备啊。”>
九号农场地处偏僻,找人调查,送消息回来太慢。武成浩干脆自己过来,想看看真实的九号农场到底是什么模样。>
武成浩笑着调侃:“不请自来,算不算恶客,你们是不是想着要赶走我们?”>
陈亦武也笑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您可是我想请都请不到的,怎么可能赶走您。”>
接着陈亦武拍了拍自行车的后座,笑着说:“武老,九号农场的工厂、办公室、实验室,离得都比较有远。您看您能坐车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