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颠簸了几日,柳寄玉最后是白着脸蛋儿下了马车。>
她抬头望了望随府的匾额,一时心里复杂不已。>
“这便是愔愔罢?”>
门口站着一些人,想来是迎接她们的。>
开口的是一位着素色缎袄的妇人。>
韩氏上前来,拉过柳寄玉的手,同她笑道:“这是你二舅母。”>
柳寄玉朝她福了福身,乖巧的唤了一声二舅母。>
接着,韩氏又同她介绍了其他人。>
“好了,咱们先进去罢,怪冷的。”>
柳寄玉和柳寄鸾被安排在了东边的棠梨小筑。>
柳寄玉在进门左边那楼,柳寄鸾在右边。>
进了屋,仔细梳洗了一番,柳寄玉换上了干净袄子,便嚎了一声,软绵绵的倒在了床上。>
锦苋蹲在她身前,给她捏着腿:“姑娘可是累坏了罢?我瞧着今日下马车时,姑娘脸色发白,想来是给颠得狠了。”>
小姑娘闭着眼,道:“许多年来,我并未出过远门,这次这般折腾得,我都感觉给我折腾掉了半条命。”>
“呸呸呸。”>
茴香端来一碗热乎乎的粥,“姑娘可莫要胡说,快来喝一碗粥罢,离用膳还早呢,姑娘先垫垫肚子。”>
柳寄玉睁开眼,嗯了一声,坐起来接过茴香递来的粥,起身站了起来,走到窗边去看了一眼。>
金陵可比京师冷得多了。>
她喝了口粥,吃了几天干粮的胃,此时得到了缓解。>
“也不知,阿娘与老祖宗,现在怎么样了。”>
少女皱着眉头,不过才走了几日,便有些思念了。>
->
京师,那僻静的巷子中,安静的宅子还亮着灯。>
“主子,七姑娘已经离京,去往了金陵。”>
“金陵?”>
少年眉眼有一刹那的阴鸷,很快他便敛了神色,“何故?”>
“七姑娘外祖母病危,因此连夜赶向金陵。”>
梅疏玉垂眸,拢在袖中的手握得紧紧的。>
“我知晓了。”>
金陵随家。>
“阿姐,我们今年是要在这里过年吗?”>
柳寄玉与柳寄鸾并肩走在石径小路上。>
柳寄鸾点头:“是这样,我们要等到明年春闱前,与觉表哥,和哥哥,一起回京师去。”>
“哦。”>
小姑娘垂眸,语气有些闷闷的。>
柳寄鸾笑着看了她一眼:“怎么?是有心事?”>
“才没有呢。”>
“咱们愔愔,是有了心上人了罢?”>
“没有,没有。”>
柳寄玉拉着她的手,忙道:“咱们快些罢,用了晚膳便去瞧瞧外祖母。”>
说起外祖母,柳寄鸾神色就有几分黯淡。>
主屋里很是热闹。>
随懿拉着柳寄玉姐妹二人同人介绍。>
“呼~可算是完了。”>
柳寄玉坐了下来,“人可不比咱家少。”>
“金陵随家,当然如此。”>
柳寄玉收入一道骄傲的声音响起。>
她闻声看去。>
见一位着绯色立领镶边海棠缎袄的女子朝自己扬了扬下巴。>
有些瞧不起人。>
柳寄玉愣了愣,随即转头。>
到底该谁瞧不起谁呢?>
随懿抓了一把蜜饯给她,凑近她,嘟囔道:“这位是三房的,随玉。”>
柳寄玉哦了一声,不打算开口再问。>
“呀!这是咱们的愔愔罢?来来来,快让小姨抱一抱,可是许久没见得你了呢!”>
一道倩丽的身影映入眼帘,柳寄玉还未看清来人的脸,便陷进了一片柔软之中。>
鼻尖一阵好闻的淡淡花香。>
“小姨!”>
柳寄玉推着她,想从她怀里起来。>
“别动别动,让小姨抱一抱。”>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