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百三十三章 未来的金库(2/2)

作者:釜中囚
众商品,主要是解酒和药用,不是主流饮品,并不被人重视,只有巴蜀才出产茶饼,成都是唯一一个茶叶交易的集散地,规模也不大。

这不行啊,茶叶这玩意,可是能当做国家支柱级别的商品经营的。

这事,是个中国人就知道。

后世的茶马古道不用说,唐代及以后的丝绸之路,茶叶就已经成了外贸交易的主力商品。

可惜,因为山水变迁的原因,除了汉代本就有的巴蜀产茶区域,他只能找到庐江郡的六安。

能记住的其他名茶,像西湖龙井,产地在浙江西湖那边,可这是汉朝啊,西湖还没成型呢,他去哪找去?

还有洞庭碧螺春,产地在太湖洞庭山那边,应该是吴郡的太湖地区,这个其实也可以找一找,就是不知道洞庭山是哪一片山区,目标不明确,那可就费了劲了。

还有黄山毛峰,此时的黄山还是人迹罕至之地,派进去的人手,估计没法活着回来。君山银针也一样,洞庭湖还是云梦大泽的一部分,去找君山,就是个死。庐山也有产茶区,进去也活不下来。

安溪铁观音,产于福建省,在汉代属于交趾刺史部的土人生活区域,派人去找产茶区,完全不现实。

不管他会不会这些名茶的制茶之法,他连产地都找不着,在汉代,那些地区都属于洪荒大泽,没有人迹,派人过去,九死一生。

所以,六安就成了能抓在手里的第二大产茶区。

刘襄想要推广茶叶这个商品,首先得解决产量的问题。

中国人饮茶的历史,能追溯到上古时代,商周秦汉其实已经算是普及天下了,上到公卿下到走卒,都听说过茶叶的名头,也知道这是个好东西。

可为什么没能成为主流饮品呢?

产量太少是最大的原因。

太贵了,喝不起,没见过,自然也就不关心,更加不会去开发这种产品。

饮茶待客的习惯,汉朝是没有的。

刘襄想让汉人养成这个习惯,然后再高价卖给外国人,大把大把的赚金子。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