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朝文武,在这突然风声鹤唳的朝堂气氛中才猛然惊觉。>
如今的陛下自今年下半年起,变得越发不可深测,威势一步一步赫然……>
难道,陛下就不怕引起群臣哗变不成?>
但如今,终究不过是为了一个小小的商贾。>
圣心难测,自然没有谁真的去冒这个头,没看到人家昨天才被打脸的崔家郑家的话事人尚且不言吗?>
“好了,今日朝会至此,有事呈奏,无事退朝!”>
李世民面色轻缓,随手一挥。>
一般到了这个时候,就是偃旗息鼓,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
不过这时候,在众人的目光下。>
那崔家目前明面上的话事人,崔万纪嫡长子,少府监崔允济长身出列,重新引起一众瞩目。>
不过……>
那崔允济,却缓言轻道:“陛下,几日之前,臣族中下面的一个商队运往洛阳的粮草,于京畿道被劫!”>
“而京畿道,乃天子脚下,而胆敢在天子脚下如此目无王法,臣定然觉得背后有恶人逞凶。若我长安周边尚存屑小,这天下如何而大治?”>
“臣,恳请陛下明查!肃清我帝京之威!”>
而本来兴致一散,准备下朝的程咬金,还想着等两天准备怎么应付那小子上门的事儿呢。>
一听到这儿,浑身顿时僵住了。>
连忙重新站直,那铜铃儿般的眼睛直接一沉,眼观鼻鼻观心。>
大有我自听不见,看不见,别叫我的姿态。>
若不是这是在朝堂上,他程咬金还想吹着口哨,眼光斜视装路人~>
而众臣也是一阵兴致松懈,原来不过崔家自家的‘小事’。>
李世民也是一阵眉头轻撇,有意无意间,扫了一眼某个正如同冥想般的土匪。>
随即,几个士族官众帮腔,李世民面色装模装样的回了几句让人去查。>
这事儿就这么罢了。>
众人也不过以为一个粮草被劫案罢了,无非劫的就是崔家的粮食。>
可能事情看似很大,但在这个年头,实则性质平平,也没几个人放在心上。>
但那崔允济,在得到李世民几声敷衍的回答下,那眉头却直接皱了起来……>
百官散朝,声势浩大。>
毕竟是年关朝会,城里城外官众不知何几,一年到头,除了明天的上元朝会,一年可没几个时头有这般人多。>
在那遍地官袍之中。>
无数人都在小声叹问那唐苏凡之论。>
而只有那望着宫殿外垂云朽朽的郑云河,一路盘步,一路冥思。>
在路过面色同样冥想的崔允济时。>
只见其轻飘飘落下一句:“崔大人,且看垂云变,风落朝际闻……”>
随之,一路向前,仿佛二人从未交汇……>
……>
“呵呵,如今这小子,也算是在朝堂上出了名。”>
“诸位,那苏凡小子如今算是彻底和崔郑两家对上了,你们觉得,陛下会有何打算?”>
这时候,刚刚朝堂上闭口不言的几个老头,一下了朝,反而兴致勃勃的聊了起来。>
房杜二人抛了话头,长孙无忌老声一笑。>
“呵呵,恐怕过不了几日,就有好戏了,若是那小子知道圣上还有我等的身份,又是一番如何作解?”>
说到这儿,长孙无忌露出一丝老狐狸般的笑容,这小子,可没当着面损他。>
如今,明眼人都是知道,陛下这事直接跳出来保护这小子了啊。>
那既然这样,陛下与这小子的摊牌之日,也快了。>
而房玄龄杜如晦自然也是露出一副看戏的笑容。>
“诸位大人,陛下有请!”>
这时候,那李世民身边的老内侍徐德,笑眉眯眼的带着几个小内侍过来邀几人。>
几人面目一对,看来陛下是有要事相商啊。>
这朝会之后的小会,几人早已习惯,随即便在周围无数朝臣羡慕的目光下,转身去了承庆殿。>
这承庆殿,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进去的。>
承庆殿议会,那可以说是自成内阁,非宰相与头列朝臣不可进。>
能进承庆殿的,哪一个不是权势封顶的人物?>
当房玄龄杜如晦还有长孙无忌三个目前的老牌友到了承庆殿后,就发现陛下叫了不至他们。>
还有武将——>
程咬金,秦琼,李孝恭,竟然还有那霍国公柴绍!?>
难不成是要相商攻打突厥一事不成?那为什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