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我还是可以去上班?
但是也容不得他有闲暇想这些事情,第二天他就跟顾言之吵着要去学校看看,老师没有学生就不叫老师,他离开学校很久了,很想见见学生们,他未来的学生。[书库][].[4][].[]
顾言之便亲自带着他来到了这片区的学,送到校长室里,并了他的事迹。
那校长也是教育界的老前辈了,跟孙大福差不多的年纪,自然理解他的心情,很是热情的接待了他,聊起来,还是旧相识,原来这学校长姓夏,曾经到过槐树村学,那时候他在镇政府的秘书。
跟孙大福有过一面之缘,越聊越近乎,倒也省去了顾言之不少的麻烦。
有夏校长亲自招待领着熟悉,那么自然是极少好的。
好人有好报,顾言之忽然相信了这句话,想不到夏校长竟然跟孙大福是旧相识,如此他在这里教书有他罩着,应该可以适应的。
看的出夏校长对孙大福很是尊重,言语之中带着由衷的敬意。
他告诉孙大福先来学校适应一个月,熟悉下学校的环境,和教学方式等等。
等觉得差不多了就跟他申请代办,如果不想带班的话,也可以负责年级的科研组。
就是统筹安排老师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法等等,看看孙大福自己的喜好。
再有一点是这里是电脑办公,需要学会基本的电脑操作,这个也简单,反正这一个月的时间准备应该足够了,到时候不行再延长一个月也是可以的。
夏校长安排考虑的这般周到,让孙大福很是感动。
他会尽快适应学校的教学环境不给领导添麻烦的,他觉得还是带班比较好。
夏校长同意了,他会把他的工作关系拿过来,然后给他们镇学一纸调令,并把他的关系转正,对他这种情况教育局是有红头件的,是可以转正的。
这样孙大福就成了他们学校正式的老师了,享受跟其他老师一样的待遇。
顾言之看事情这么顺利,心中很是高兴,比他预期的结果还要好。
孙大福也是很感动,觉得很是受之有愧。
夏校长就激励他,这些都是进校老师应该得到的福利和权益。
至于以后的就要看他自己的努力了,他们学校老师有月考核和年度考核,对一些不合格的老师会调到后勤部门打杂,甚至是辞退。
孙大福连忙,他一定会努力争取考核达标,不给槐树村丢人。
夏校长他也相信他一定会的,所以,很自信他现在给他的一切福利待遇都是他应该得到的。
就这样孙大福正式成为区学的老师,有一间自己的办公室和电脑。
他这一个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熟悉电脑操作,熟悉学校的教学环境。
好在孙大福是老师,语老师,拼音难不倒他,自然学习电脑很快,而且本身领悟能力很强,没几天就能熟悉基本的操作了。
渐渐地对电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里面真是一个奇妙的世界,想要的东西都会,而且整理个资料,打个什么的也容易。
孙大福废寝忘食的学着,他很容易接受新事物,学习劲头比孙丽丽还足,有时候孙丽丽不会的还要问他。
孙妈妈也慢慢的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买菜做饭跟婆婆一起弄弄院子里的菜园子。
早上晚上到区的公园或者广场上转转,日子也蛮充实和快乐的。
闲暇时,她就自己做千层底布鞋,纳鞋自,然后带到广场上去卖,每次拿出去很快就抢光了。
好多人都跟她预定了,看到能赚钱,心里也很高兴,最起码在这个繁华的城市里,她不是吃闲饭的。
老头子还是做老师,像是焕发出第二春似的,拼命地学习着新生事物。
女儿丽丽也如饥似渴的学习着她想要学习的知识。
婆婆除了帮她坐会手工活,还侍弄着菜园里,过得也很重新快乐。
孙妈妈感觉很满足,对顾言之和林浅更是充满了感激。
林浅这孩子真不错,像她的妈妈一样,安静善良言语不多,却眉眼带笑,让人一见就觉得亲切。
二牛更是忙,每天除了上学,还会跑到姚婆婆那里缠着她将有些菜品的故事,他似乎是喜欢上了厨师这个行业,很是痴迷这方面的知识,怪不得姚婆婆觉得他有这方面的潜质。
林浅看着孙家一家有滋有味的在城市里开始了新的生活,一颗心也总算放下来了。
开始她还以为就像电视里书里的那样,乡下人会把城市生活当成钢筋混凝土的笼子,生活不习惯,没想到他们一家人倒是适应能力蛮强的,搁在哪儿,哪儿生命里特别顽强。
孙婆婆喜欢唱黄梅戏,在公园里常常会跟着那些票友来几段,往往一张口就赢得满堂喝彩,年轻的时候她曾经是镇剧团的演员。
在这里孙婆婆找到了年少时光的记忆,早上晚上都会去唱一会。
开始的时候不好意思开口,后来就慢慢地放开了,甚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