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资溪桥、浒湾、八角亭战斗194年10月1日,国民党南昌行营发出训令,要求各部继续构筑绵密碉堡线,巩固占领区。[][].[][].[]同一日,硝石的p****四个师进至潭头市。次日,其先头部队和黎川****两个师又一个旅进占资溪桥。意图很明显,就是要完成硝石到黎川之间的p碉堡封锁线。在此情况下,中革军委仍令红军主力插入国民党军堡垒密集地区实施强攻。10月22日,红军以师攻击资溪桥和潭头市,主力集结于石峡、洵口、湖坊地区,准备突击被牵动之敌。国民党军据碉坚守,红军连攻4天未克。28日,中革军委决定组建红军团(总指挥寻淮洲、政委肖劲光)、红9军团(总指挥罗炳辉、政委蔡树藩)。此后,中革军委又令红军团伸入抚州附近地区活动,企图调动金溪及南城、南丰之国民党军。11月11日,红军团向浒湾进攻时,在八角亭附近遭到由金溪县城、琅琚和浒湾出击之国民党军的p夹击。红军团驰援,在八角亭东南受阻,12日向敌阵地攻击,遭受重大伤亡(约1100余人),被迫撤出战斗。红军团也在阵地被突破后撤退。当时任红七军团参谋长兼二十师师长的p粟裕回忆:“这是一场恶战,这次作战从战役指挥到战术、技术上都有教训。战役指挥中通讯联络差,军团之间未能协同配合,当三军团迂回到敌后,向敌人猛攻时,我们不知道;而当敌人向我们这边猛攻时,三军团又不知道,所以未能配合上,打成了消耗战。从战术上看,敌人在向我发起反击时,派飞机、装甲车协同步兵作战,这是红七军团未曾经历过的p。五十八团团长是一位打游击出身的p干部,人称“游击健将”,打仗很勇敢,但从来没有见到过飞机轰炸的p场面。敌机集中投弹,他叫喊:‘不得了啦,不得了啦!‘其实他不是胆怕敌,而是没有经过敌人空袭的p场面。十九师是红七军团的p主力,战斗力强,擅长打野战,但没有见到过装甲车,这次敌人以两辆装甲车为前导冲击他们的p阵地,部队一见两个铁家伙打着机枪冲过来,就手足无措,一个师的p阵地硬是被两辆装甲车冲垮。”浒湾、八角亭战斗历时天,毙伤敌人520多人,红军伤亡和失踪合计1095人,伤亡重大。11月15日,红军中央军主力(红一军团和红九军团十四师)奉命由荐源桥至棠阴的p国民党军堡垒线间隙北出配合东方军作战。国民党军立即集中第五、第七纵队共十个师的p部队,从南城、新丰街、里塔圩侧击红军,意图断其归路,消灭红军于封锁线以北地区-http://-1-1日,红军主力在云盖山、大雄关遭国民党军5个师的p攻击,伤亡严重,被迫向苏区内转移。此后,红军东方军、中央军的p番号便在实际中取消了。至此,红军虽经近2个月浴血苦战,却未能御敌于苏区之外,反使部队遭受很大损失,完全陷于被动地位。(三)对“福建事变”的p应对失策红军初战连连不利,阴影笼罩苏区。就在此时,一个意外的p消息给****带来了希望,不久前还在福建与红军为敌的p国民政府19路军决定反蒋,试图与**合作。可以用天上掉下个大馅饼来形容此事,而且还是三鲜馅的p。但是自192年在国共合作中遭受惨败后,****对国民党及其相关势力总是深怀戒心,面对19路军突然伸出的p橄榄枝,中央领导人不敢大意,张闻天公开指出,福建的p形势变化可能是“过去反革命的p国民党领袖们与政客们企图利用新的p方法来欺骗民众的p把戏”。话虽如此,****领导也并非不懂得政治策略的p变通,知道利用一切机会对付主要敌手蒋介石。他们很快就告诉19路军,苏区和红军“准备在任何时候同你们联合,同你们订立作战的p军事协定”。按实力对比,即便江西红军和19路军密切配合,也很可能只是延缓了反围剿的p失败。19路军发动福建事变后,蒋介石从围剿主力北路军中抽调十一个师南下讨伐,但在红军面前仍有二十六个师的p重兵压阵,兵力至少在二十余万以上,是红军的p一倍有余。蒋介石也考虑到红军会趁机动作,于是命陈诚主动出击,不让红军干扰对19路军的p作战。这种情况下,第路军前行有些急促,失去了堡垒的p掩护,结果一支部队在团村被彭德怀伏击败退,但损失不大,而且很快就反击夺占了团村。不过无论如何,福建事变毕竟是红军摆脱困境的p一次机会,可是****却丧失了这个机会。其中的p原因很复杂,首先是****和19路军始终貌合神离,互存疑虑,双方连共同作战的p协定都无法达成。蒋介石调兵南下时,19路军把主力集中在福州等中心地带,希望红军替它在外围作战。红军却也不想“费去大的p损失”阻击****,因为那样势必陷入它不擅长的p阵地战。****对此的p打算是,只对开往福建的p政府军加以游击和侧击,而“让十九路军替我们去打该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p因素就是当时极左的p****领导人对福建方面的p领袖看法非常极端。当时,****中央《给福建党的p书记的p信》中记载:“谁也懂得:十九路军阀们在淞沪战争的p时候是屠杀抗日士兵的p侩子手,是签订上海停战协定出卖淞沪的p卖国贼,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