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她赶紧向我挥了挥手,然后就走进了教室。我的嘴角微翘,随即也进了教室。
风吹干我的泪,情让它飞,这份爱难再追。
雨依旧在飘,分不清是哭是笑,天真的梦该醒了。
雨后的天空,有一点迷蒙,
你在远方挥手,仿佛要我跟着你远走。
一起拥有过的,甜蜜和幻想,追求过的梦,
现在只能深藏在脑海中。
看见天空中,有一片彩虹,
是否你也会,惦记起我和你的相逢
随时光匆匆,曾经美丽的爱情将会飞走
你我的笑仍留在回忆中。
看过彩虹之后,我的脑中开始无限循环的播放着这首乔楚熙的彩虹。
作者有话要说:
、各种字体绕晕你
从小就喜欢书法的我,最近又喜欢上了一种新的字体小篆。应该说,小篆是我自学书法以来最喜欢、最擅长、也是学得最快的一种字体。
小篆是我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接触到的,是有多机缘巧合呢反正就是非常的机缘巧合啦。
以前我表叔也是住在我姨婆这里的,我、我表叔、我的小姨妈不是李秋怡啊,是真的小姨妈,只比我大三、四岁,还有我的表哥,我们可以说是从小一起长大的,而且我们被姨婆照顾过。
表叔和小姨妈住在姨婆那里的时间最长,我次之,我表哥住的时间最短,我们也可以说都是被姨婆养大的。
由于表叔长期住在姨婆这里,他的读书期间的书籍自然就放在了姨婆这里。其中就有一本王羲之书法教序其实这本书我有点搞不清楚到底是谁写的,从书名看是王羲之写的,但是从内容看又是唐朝的人写的,搞得我头都晕了,这本书的扉页写着四个小篆怀仁教序。
最开始的时候,我只知道这四个字是小篆虽然我以前没有接触过小篆,但是我在电视剧里看到过,知道这四个字是小篆,但是这四个字写的是什么却是不知道的,是后来学了小篆之后才知道的。
后来我试着去写这四个字,开始是用钢笔来写的,写的时候感觉很好,相似度也比较高。但是那个时候还没有想到要用毛笔去写这几个字,更没有打算学小篆。
既然说到了小篆这种字体,那我就不得不说一些其他的字体了。接下来就让我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字体的演变吧
1甲骨文
甲骨文是指殷商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多用刀刻成,有先书后刻和以刀代笔直接刻写两种形式。从书法的角度分析,它已经具备了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三要素。传世的甲骨文中有朱书和墨书的痕迹,并且笔划有弹性,应当是由类似毛笔的工具书写而成的。
2金文
金文是指殷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古称铜为金,因而把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称为金文。因为这种文字在钟和鼎上出现最多,且乐器以钟为多,礼器以鼎为尊,故又称之为钟鼎文。钟鼎铭文,字凹人的阴文叫做款;字凸出的阳文叫做识音炽。钟鼎铭文一般记录当时人们纪典、田猎、征伐等活动的情况以及制造原因等,这些文字属于大篆。在青铜器上铸刻铭文起于商代前期,中后期开始流行。
3石鼓文
石鼓文是刻在十个鼓形石碣上的文字,内容是记叙游猎、行乐的四言诗,十鼓分刻十首诗,故又称“猎碣文”。其笔划匀整,结体疏朗,朴厚雄浑,用笔遒劲圆润,具有春秋战国时期秦文字的典范性,归于大篆系统。
4大篆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前的所有文字统称为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钟鼎文、籀文、古文等。
5小篆
小篆是与大篆相对而言的。秦始皇为统一中国的文字,令丞相李斯在秦国大篆的基础上结合六国文字加以修订、整理,统一为官体标准文字秦篆。后人为了区分秦以前的文字,把秦篆称为小篆。
6瓦当文
瓦当是古代建筑材料之一,起着保护椽头和房檐的作用。其形状多为圆形和半圆形两种,质地一般为泥质灰陶制品。瓦当文是秦汉时期瓦当上所刻的文字。内容多为吉语。不同种类的建筑物,其瓦当文字的风格不一,官署用瓦书体方正严谨,私宅用瓦书体活泼多变,姿态妍美,书体皆为阳文篆书。
7汉隶
汉隶指汉代的隶书,尤以东汉的隶书最有特色。东汉碑刻上的隶书,工整精巧,结体扁平,布白匀称,风格多样,笔势生动,笔划形态丰富多变,波挑分明。后世把这一时期的隶书称为“汉隶”。
8章草
章草是西汉中晚期形成,并逐渐成熟,至东汉蔚然成风的一种草书,是隶书快写的结果。章草打破隶书的书写规矩,使它趋于简便,其捺笔用隶书的波挑,隶味很浓,并且字与字之间多不相连,每个单字的笔划之间出现了牵丝引带。传世章草著名作品有皇象及史游的急就章、陆机的平复帖、索靖的月仪帖等。
9今草
今草又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