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这样的人,如今还未长成,不过却是个值得人看好的人才。【全文字浏览.】想到他与张家的关系,秦晋睿不由得满足一笑。得势了也不枉落魄散乱的恩人,一路直冲衙门而往,固然有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但至少心思纯粹。
想到这里,他越发的感到来桃溪县的举动是无比正确的了。
如今京城那边大哥二哥老四老八几人都明争冷战,看似各自都有了自己的权势,可实际上哪能比得上稳坐皇位几十年的父皇呢?父皇固然年老,但精力头还足的很,指不定那些阵营里就有不少天子党。
而他趁着这个时候跳出京城那个圈子,又不收买父皇信任的白家军跟颜家军。所以固然管着几十万雄师,却并不会引起忌惮。
只是,他真的会不争吗?对,他不争,不争朝堂之上那些个老奸巨猾的老臣。可若亲手造就扶持人才呢,又当如何,对匈奴一役,他志在必得,而此后到底有多少人能从他手底下一飞冲天,他心里早有成算。
看似跟农家院里的林宝珠两口子牵扯不着的一副棋局慢慢开启,而众人都是局中人。林宝珠也好,张满囤也好,为了日后安稳的细水长流的日子,迟早晚早也要吸收从天而降的安排。
参军,成了张满囤眼下建功立业掩护媳妇的最佳道路。
接下来几天,林宝珠跟张满囤带了不少吃食到各家感谢。毕竟为了他们的事儿,不少人都随着操心了。尤其是掩护着作坊,更是让他们感谢。
对于俩人的shàngmén,不少人都没想到。得了人的吃食,不论多少都连连感谢。大家伙也不是瞎子,固然有坏了良心的人,可大多数受过张记恩惠的都念着他们的好呢。
等把吃食送完了,俩人才拿了些上好的茶叶,又提了两条猪肉跟一些腐竹香辣段往了里正家。
别的话也不说,就说张里正到处跑着关系,帮着往衙门打探。还想往里找关系塞银子,知道周记来找茬时候,还让人直接堵在村口免得人再进来仗势欺人。零零总总的,他们哪能不感谢?
现在张记平安无事,张里正也算是放心了。林宝珠两口子到的时候,他正坐在院子里吧唧吧唧抽着烟袋锅子,嘴里时不时还哼着小曲呢。
只要保住了张记,桃树湾想不富都难。现在张记作坊开的大了,就连镇上的展子里也招了不少村里年轻人往。他是知道的,那展子里经常会往一些读书人,见的多了,往做工的村里后生说话办事儿都利索了很多。
正想着事儿呢,张满囤就先开口喊了一声里正叔。
张里正看见俩人来,自然笑着招呼着人坐下,然后喊了自家婆娘倒水。
之后几个人拉扯了几句别的,当然这一次四个人坐在一起说话,各自都多了不少真心实意。
等说完了感谢的话,林宝珠看了一眼自家男人,见他点点头,才笑着开口道:“里正叔,这回的事儿多亏了村里高低帮衬着。我想着,现在我们手里有些余钱,干脆就在村里起一座私塾如何?盖房的钱我们张记出,笔墨纸砚只要是来读书的孩子都能随便用,先生也有张记请。不过有一点,私塾得挂着张记的名字。您感到这样如何?”
一听这话,张里正立马坐直了身子,神情激动的问道:“建私塾?”
无怪他激动,实在是这年代,一般的村庄哪建得起私塾?不说村里家家户户不富饶,就是稍稍有些余项,也没多到给村里谋福利的地步。
“是,我跟满囤商量过了,想问问里正叔能不能让村里出一块处所。回头满囤请了泥瓦匠来看过,就能盖起来了。到时候,村里的孩子也有个启蒙的处所。日后出了门,不管是干啥也能识文断字的让人高看一眼。若是有出息的,指不定还能跟金才兄弟一样给村里争脸呢。”林宝珠见里正重视,也不卖关子,直截了当的笑着说道,“就算不能考中状元,多认些字儿也不吃亏,以后了当个掌柜子也好过在土里刨食儿。”
桃树湾本来就良田少,前山那边修的地固然也不少,可因着离着水源不近,而且地势高,所以一直是靠天吃饭的。说起来,还真是穷乡僻壤,没个奔头的。
假如以后村里的后生都能凭着识文断字寻了活计,自然是比干守着一亩三分地吃饭的好。
至于是张记私塾亦或是桃树湾私塾,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反正受益处的都是村庄里的孩子们。日后甭管他们成事或是没成事,出了门最最少不轻易上当,而且还能因着同学同村的情义相互拉拔一把。
这么一想,张里正拿着烟袋锅子的手都忍不住激动的发抖起来了,一双浑浊的眼睛看着张满囤跟林宝珠蹭蹭的发亮,真是恨不得立马就落实这事儿。
“这是好事儿,村里该给出地皮,这点你放心,回头我就往同族长商量,咱们划出一片处所来。至于泥瓦匠,你们也不必请了,村庄里的壮劳力不少,要是说建私塾哪个也该出份气力。”张里正摆摆手,想了想又说道,“固然是好事儿,不过也不能全都靠着张记出钱。这样吧,笔墨纸砚的钱就有各家自己想措施。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