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庆的离开并没有使白天行放慢速度。>
他从新拿起观星台的图纸,细心揣摩起来。>
如果仅仅从设计上来说,这份图纸已经趋近完美。>
虽然是这个时候才拿出来的,但是观星台的设计显然不是临时起意。>
实际上,这一次大部分的设计,全都来自炼器堂的储备。>
能够被炼器堂收起来作为储备的设计,多少都有可取之处。>
而这一次拿出来的,更是不知道经过多少人反复打磨的完美作品。>
赵庆他们要做的,仅仅是将无数份设计图纸整合起来。>
因此,仅仅以设计而言,白天行都很难找到修改的地方。>
“观星台,收集星辰之力,滋养地脉,倒是很实用的想法。”>
白天行伸手磨擦着玉书,脸上浮现若有所思之色。>
赵庆他们的设计,不能说是错误的,实际上滋养地脉,反过来也是增强了八卦阵图。>
不过白天行却觉得差了点意思,毕竟间接之下,效果有多少却是不清楚了。>
“设计近乎完美,所以才太执着了,为了建造这个观星台,却是牺牲了其他地方。”>
这就是白天行觉得有问题的地方,任何阵法如果不是直接起作用的话,其实效果都会减弱。>
如果是其他人,也就算了,毕竟就是修改也不一定能够有这般效果。>
观星台已经是炼器堂的精心之作,换一个直接点的设计,未必就比它强。>
但是现在要修改的是白天行,他却有七八成把握。>
“试试看!”>
反正失败了也没有多少损失,白天行不吝尝试。>
闭上眼,白天行进入了识海之中。>
本是无形无质,却突然生出来实体般的存在。>
无尽董黑暗。>
脚下,亮了起来。>
一圈明亮之色朝着八方扩散。>
随着光明的降临,大地、炙热、山川、战争飞舟甚至耀眼董太阳,全都一一浮现。>
白天行在模拟一个类似真实董环境,这里的一切都来自于他对道的理解。>
即所知而化生,如果能够全知全能,一念之间就是开天辟地。>
当然,白天行的道还十分浅显,不过想要模拟一二却并非难事。>
观星台,说到底也是一个阵法。>
设计者的意图,无非是常见董复阵,即大阵套小阵,这也是大型阵法所常见的手段。>
观星台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其本身,经过一次次修改,又有无数人揣摩,观星台早就做到了在同样条件下的极致了。>
就是白天行用造化玉符重新推演,其实能够提升的也有限。>
再加上布阵者需要根据环境来修改,所以两者根本说不上强弱。>
成本和效果,这就是观星台的优势。>
按照赵庆他们的想法,无非是再使用复数的观星台,再作为根基布置下大阵,效果自然不凡。>
但是这样的阵法,如果没有人主持,却又显得力量分散,所以才被作为辅助阵法,用来滋养地脉。>
这在白天行看来,实在是太浪费了。>
“水星接近太阳,能够承受的力量何其庞大,这样使用简直是暴殄天物。”>
“而且不相干的阵法互相干扰,越多越影响效果。”>
白天行不同意,当然是有更好的办法。>
“何不来个大的!?”>
既然有着这样的力量来援,如果不利用起来就不是白天行了。>
于是,在识海之中,无数的灵植被复制过来,八卦阵图也一一再现。>
有灵力流动,有灵性生成,又有灵植吞吐,一切近乎真实。>
白天行不需要去考虑那些复杂的东西,只是将八卦阵图模拟出来即可。>
然后……一座庞大的观星阵生成。>
这是一座白玉为基的庞大建筑,它的根基直接落在八卦阵图之上,然后本体落在八卦阵图中心。>
一层层的阶梯蜿蜒而上,随之生成的是三十三层观星台。>
白玉无瑕,以作高台。>
观星台下接八卦阵图,上承寰宇星辰。>
即可镇压地灵,又可收纳星空。>
其实观星台本身改变不大,至少依旧承袭了之前的理念。>
三十三层观星台,三十三方云气海。>
观星台已经被巧妙的融入来八卦阵图之中,不仅不会相互干扰,反而会得到支援,稳固根据。>
否则,想要收纳海量的力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