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十一章:休养生息(三)(1/2)

作者:北山台
并州虽然暂无战事,但鲜卑人依然存在,汉帝刘宏压力很大,曾派遣亲信想让王渊回朝帮忙,但王渊以边患未定,加上匈奴部卒没有融合为由拒绝,这也是当年董卓拒绝放弃军权的理由,王渊提前利用了起来。 us

西凉战事同样没有彻底解决,战乱不断,中平三年(186年)初,皇甫嵩、董卓对阵西凉叛军不利,加上宦官张让因为勒索皇甫嵩未逞,联合赵忠劾奏皇甫嵩连战无功,耗费钱粮。灵帝听信谗言,召回皇甫嵩,收回他的左车骑将军印绶,削夺封户六千。改封都乡侯,食邑二千户。再派张温出任“车骑将军”,督战西凉。

中平三年五月十八,刘婕生下王渊嫡长子王诚。

中平四年三月,凉州沦陷,凉州刺史耿鄙、汉阳太守傅燮先后战死。汉军退守扶风一带。

中平四年六月,渔阳郡人张纯、张举联合乌桓人在幽州发动叛乱,斩杀护乌桓校尉箕稠、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阳终。

中平五年二月,由于地方叛乱不断,刘宏接受太常刘焉的建议,增设州牧,以刘焉为益州牧、黄琬为豫州牧。

随后刘宏开始逐渐调整州牧、刺史人选,大量任命皇亲、亲信老臣,任命刘虞为幽州牧、任命刘岱为衮州刺史,任命刘繇为扬州刺史,任命孔融为青州刺史、任命陶谦为徐州牧等人事方面的调动。

同年刘宏设立西园军,开始尝试建立只属于自己的军队。并再次启用皇甫嵩,以左将军之职督战西凉。

在刘宏一系列的行动之后,王渊安排到洛阳探子传来了刘宏病重的消息。

这两年王渊过的是比较清闲的,一边关注朝廷的消息,一边指导一些并州的政务、军务,一边陪陪家人老婆,如今刘婕已经再次怀孕。

当刘宏生病的消息悄悄传到王渊这里后,养精蓄锐两年多的王渊准备出手了。

五月中旬王渊召集晋阳城的重臣议事。

王渊坐在一个宽长的大方桌首座,州牧府以及将军府的主要官员已经到齐,左手荀攸、贾诩王晨、司马防;右手钟繇、王和、华歆、荀等人已经到齐。

“如今天气变暖,春耕已过,我并州修养两年,我打算出兵讨伐鲜卑,彻底解决边患,诸位有何看法。”

“主公以为现在时机恰当?”贾诩问道。

王渊自是明白贾诩的意思,但这种事情不能明说,固引开话题说道:“如今虽然鲜卑人北上放牧,但这两年匈奴人已经稳定了下来,开始归心,匈奴人了解草原地形,这给我们进入草原作战提供了便利,加上匈奴斥候大量进入草原,刺探消息,也基本掌握了鲜卑人的部署。正是出击的时机。”

贾诩见王渊引开话题,心照不宣的说道:“的确如此,鲜卑人被打疼后不敢南下,而冬季鲜卑人南下后,又临近寒冬,不足打一场战争。只能进入草原求战”

“主公,经过两年的军屯,府库充裕,可以支撑一场战争。”钟繇说道。

“后方屯军本是穷苦人出生,如今主公能够让他们吃饱饭,并且安置他们的家属,分给他们土地房屋,非常感激主公,军心安定,而且也有一定的训练,后方没有顾虑。”见王渊看向自己,华歆起身说道。

“如此便好,”王渊知道这个时代穷苦人,只有给口饭吃,即便冲锋送死都愿意,何况以带罪之身军屯种田。但毕竟是做苦力,有这后世思维的王渊还是不放心的询问华歆。

“财政方面呢?”王渊看向王晨问道。

“财政方面比较紧缺,这几年打造了很多装备,但挤一挤坚持半年问题不大。”王晨说道。

“荀攸,你有什么看法?”王渊问道。

“发动战争的条件已经具备,如今只需上报朝廷,让幽州方面协同作战。”荀攸说道。

“是需要协调的,能牵制一些也好。”王渊说道。

“主公,何人负责后勤调拨?”钟繇问道。

王渊突然想道,这次战争和以往不同,对阵黄巾自己只带骑兵做前锋,不用管后勤的问题,后来都是本土作战,也不用后勤调拨。

这次却不同,这次是出击作战,是要远距离行军的,而且不知道这一丈要打到什么时候,所以虽然粮草物资已经早早的运到了前线,但需要一个人统筹调拨的。

“荀,此次你也跟我北上,粮草调度的事情就交给你了。”王渊看向荀说道,这个年轻人随着两年多官场的磨练,已经开始沉稳了下来。

“是”荀答应了下来。

“另外,华歆,你抽调十万屯军北上,一来负责补上防御空缺;二来稳定在阴山一带打造土块的匈奴人和鲜卑俘虏。大军北上,防止这些人动乱。”王渊说道。

“夏粮收割怎么办?”华歆问道。

“人手不够就雇一些人过来,前几年不是在太行山雇佣过很多劳力吗,方式一样,没钱就给粮食。”王渊说道,王渊从来都不征什么劳役的。

“好,”华歆答应了下来。

“既然大家都认为时机恰当,那这事就这么定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