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章:黄巾起义(1/2)

作者:北山台
王渊也是看到忘我,连旁边的关羽都忘了,见两人一时难分胜负,王渊微微看向关羽,只见关羽凤眼蚕眉,不再是一脸孤傲,眼神霍霍有光,连连叫好。 us

见王渊看向自己,关羽这才说道:“好武艺,好武艺,关某早年也拜师学艺,后来逃难江湖,也是结交了一些好汉,却没有见过如此武艺。”

“敢问兄长师从。”王渊好奇的问到。

“说来惭愧,关某早年虽有跟人学艺,但确无师从,后熟读春秋,靠与江湖朋友讨教也是摸索出一些手段,今见此武艺,豁然开朗,还要谢过云龙。”见关羽诚恳的躬身答谢。

见关羽如此诚恳的道谢,王渊很是惊讶,难道关羽是自学成才?从春秋中悟到了刀法?不禁感叹道:“真乃天才也,兄长今有所悟,弟也手痒不如下场讨教一番。”

“多谢云龙。”关羽明白,武人顿悟是多么难得的机缘,如今隐隐似乎抓到了什么,但不得要领,一定是王渊看明白了自己的心思,引导自己,故而谢之。

“兄长何须言谢。”王渊回头叫到:“好,好武艺,翼德子龙暂歇,待我与兄长也比试比试。”

作为这个层次的武人,自是明白这个时间打断比武,肯定是有原因,于是收枪退了下来。

“痛快,痛快,子龙好武艺,再打下去我恐怕不是对手了,哈哈”张飞笑着说道。

“翼德客气了,你我怕是再战三百回合,也不见得分出胜负”对于张飞的武艺,赵云也是深感佩服。

“大家以武会友,何须如此客气,两位暂且场边休息,待我和兄长比试一番。”

王渊明白,以现在的张飞,的确不是赵云的对手,赵云师出名家,而张飞更多是靠野路子依靠自己强大的悟性和勇猛练就的,这需要积累和机缘。而赵云已近完成了积累。

“好,如此看看两位哥哥的武艺,也是人生大幸!”张飞说道。

“兄长请!”

“请!”

两人下场各自挑选武器,王渊自然是一杆长枪,关羽挑了一把长刀,试了一下分量,似乎有不满意,但还是来到了场上。

两人摆开架势,却见王渊单手提枪,侧身而立,俊雅的脸庞这时却有一股刚强的气势,眼神犀利,自是得了童渊的真传。

关羽同样单手提刀,左手成剑装,侧身而立,丹凤眼微微张开,一股不动如山的气势若隐若现。王渊知道,越是厚重如山的气势爆发后越是迅猛无比,不愧后世有关三刀的说法,这气势如若大成,天下能接其三刀者将寥寥无几!

随着两人气势外放,旁边开始静了下来,张府下人本就围了一圈观看比武,这会连大嗓门张飞也安静了下来,目不转睛的盯着武场。

这时却见两人同时动了,关羽长刀上扬,劈头就砍,一股劈山破海之势扑面而来,王渊也是不虚,长枪上扬,微微倾斜,双手紧握长枪向了大刀。

王渊明白,此次下场并不是和关羽打斗,而是当陪练来的,是以防守为主的。所以长枪轻长刀,以卸力为主。这也是王渊的强项,相比刀法的刚猛,枪法更加讲究的是迅捷灵活,出于名家的王渊自是对各种卸力了如指掌,而关羽目前刀法尚未大成,王渊即便只守不攻,也堪堪能够招架。

这轻轻一却是巧妙的化解了关羽长劈,关羽气势不减,一刀砍空似乎并没有受到影响,连招一气呵成,更胜前招,一招比一招强大。两人你来我往,眨眼就是八十多个回合,却见这时王渊已是苦苦招架。突见关羽刀势一收,静立场中,不再出手。

王渊却是知道目的达到了,悄然退场,张飞、赵云作为当世强者,自是明白关羽这种境界千载难求,极为珍贵,也是不敢发出丝毫声音。

见王渊打出安静的手势后,张飞示意下人们悄悄退下,三人相视一笑,虽有些羡慕,但更多的是高兴。三人都没有说话,大家都是高手,这种难求的机会的确是关羽的机缘,但也是在场三人的机缘,各人各有所思,静静的站在场边,似乎都有所悟。

夜已近很深了,初春的寒气仿佛丝毫没有影响到众人,王渊明白,童渊教给自己的只是招式,或者说只是一些技巧和基本功。自己离真正的高手尚远,高手一定要有自己的东西。

据童渊所说,自己早年在蜀地收过一个记名弟子张让,后来又收了一个徒弟叫张绣,而王渊和赵云并没有见过这个大师兄。童渊成名枪法是“百鸟朝凤枪”,这自然是目前三个弟子都有的手段。

而历史上赵云后期领悟了自己的成名绝技“七探盘蛇枪”,后与张绣在大战三百回合,以七探盘蛇枪击败百鸟朝凤枪。其实并不是“百鸟朝凤”比“七探盘蛇”弱,而是七探盘蛇枪法属于赵云自己。而百鸟朝凤却属于童渊。张绣练的再熟练也只是照猫画虎,没有突破。

天渐渐亮了,三人见关羽依然静立场中,才悄悄退下休息去了,为此张飞还特意安排下人保护武场。不让任何人打扰。

王渊一觉睡到下午,洗漱完毕,来到张家大厅,只见关羽、张飞、赵云三人跪做两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