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九章:人事任命(1/2)

作者:北山台
“大哥,你那两郡去年收获如何。 us”王渊看向关羽。

“去年粮食收获还可以,由于播种及时,雨水也算充足,加上黄河在这两郡穿插而过,水资源丰富,军屯的良田大多数能够灌溉。世家也被黄巾祸害的差不多了,田地都分给了屯军家属以及乱民,能够收一部分租。两郡全年收入500万石。”关羽淡定的说道。

“500万石?”几个文官惊讶的说道。这等于大汉最富的两个州冀州和衮州两州的收入了。

汉朝末年,大量土地被世家兼并,加上地方官的贪污严重,朝廷能收到的税收并不多了。

“呵呵,这不是收租收的,主要是军屯自产的,而去年只有5万人参加了军屯。”关羽笑着解释道。

“自产?好,只要撑过今年夏粮收割,我们并州就完全不用为粮食发愁了。”荀攸很有战略眼光,瞬间明白两郡产粮500万是什么概念。5万屯军,厉害了我的并州。

“呵呵,能有多少余粮?”王渊自是问除了地方消耗,以及开春播种,还有10万人到夏收的开销,能腾出多少来。

“十万人一月正常消耗二十万万石,一年消耗00万石,加上有战事或者农忙时分的加餐、种子还要扣除100万石,大概能多余100万石。”关羽对这管理郡事已经轻车熟路了。

“那么粮草问题就容易解决了,司马防,你上奏朝廷,再调800万粮草过来。”王渊安排道。

“800万?”司马防疑惑的问道。

“不错,今后一段时间内会有大量战事发生,还有,今后各军粮食管够,即便不参战,也要让这些人吃饱。当然吃饱的前提是由以前的三日一训,改为三日两训,所有屯军也要吃饱。”王渊下令道。

“那人口方面呢?”王渊看向王晨问道。

“并州全州目前在册人口105万多人。”王晨出列说道。

“才105万?”王渊有惊讶的问道,一个有着河套大量良田的州,才105万人口?

“并州本是苦寒之地,当年汉武帝迁移0十万人口北上,才渐渐繁华了起来,但这几十年天灾不断,人口快速的消减了下来。”荀攸解释道。

其实有大量人口被世家藏匿了起来,这只是能够收人头税的人口。

“哦,原来如此。那具体分布呢?”王渊若有所思的回道。

“西河郡最多,万人口、上郡 17万、太原17万、上党19万、定襄 11万、雁门10万、五原8万,敌占区的人口基本都被略去当奴隶了,不在统计范围。”王晨说道。当然这只是大概数目。

“好,我知道了”

接着王渊说道:“钟繇,任命你为州牧别驾,兼太原郡太守,我今后会以军事为主,这州事就劳驾元常了。”

“谢主公,”这可把钟繇狠狠的感动了一下,从一届小吏直接提拔到了总理一州政务别驾。也算是彻底得到了钟繇的认可。

“呵呵,免礼,我还得好好感谢元常呢,说实话,我对这处理政事真是有无处下手。”王渊笑着说道。

“华歆,任命你为兵曹,主要负责0万屯军,再过两三月就春耕了,事情可有一大把,子鱼可有信心”王渊笑着问道。

“多谢主公,我自当尽力。”华歆出列道谢,一个小小郎官,瞬间成了两千石的大官,由不得华歆不高兴。

“好,总共三十五万俘虏,大哥已经抽调两万从军,我打算再抽调三万出来,只留0万,主要分布在黄河两岸,等能够浇灌的地区展开军屯,军屯范围内的民众,尽量迁移开来,多分田地以做补偿。管承、徐和、严政三人为从事,辅助华歆进行军屯。”

“还有我调族弟王凌过来帮忙,一是人手紧缺,二是华歆你要多提一下”王渊交代道

“主公放心,”华歆应了下来。

“司马防,你就做功曹吧,配合钟繇进行人事选拔,我从本族调一批人过来,帮助你控制地方。以前留下来的官员,要严格考核后再按照能力重新打散安排。”王渊任命道。

“多谢主公。”司马防应道。

“王和,你做治中。负责文书案卷以及府内事物。”王渊说道。

“多谢主公。”王和一直就是王渊贴身文书。

“王晨,你为簿曹,负责后期粮草。”粮草后期自然要交给亲信,王晨也有这个能力。

“多谢主公。”王晨应道。

“杨奉为上郡太守,韩暹为上党太守、司马俱为西河太守。你们等要全力配合华歆军屯事宜。”

三人上前道谢。

“钟繇,其余各郡太守今后也好调换,等稳定下来以后,你配合司马防考核官员,分配几个有能力着上去。”王渊说道。

“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军屯问题,军屯乃是我并州关键,要不惜一切代价做到最好,挑选黄河两岸能够浇灌的地区进行军屯,田地不够就去开荒,这一带原本民众全部迁移,可以多分一土地进行补偿。所有人都要全力配合华歆展开军屯,不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