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十三章:路捡黄忠(1/2)

作者:北山台
这次的俘虏比较多,大概统计了一下,此次南下俘虏有:刘辟的两万五千;何曼留守召陵的六千。 us何仪的的三万八千;赵弘的三万五千;陈败的四万;平舆被破之后又有两万五千多人。总计俘虏黄巾士卒足足有十七万人。这还是把负责押运辎重的民夫放还的数据。

“这十七万人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还好黄巾掠夺了大量粮草辎重,不然北上根本无法完成。”朱说道。

“的确如此,但这件事利国利民,当年为了移民北地,抵挡外族,朝廷出资出力,甚至用了强迫的手段,这次也算是个好机会,这些乱民留在本地难免生乱。发配边军最好不过。”皇甫嵩说道。

“二位将军不必担心,我已近命人整合以前的俘虏,奏请陛下通行南下,应该不久就能到达,就由这些人配合地方守军羁押俘虏南上,等战争结束再满满安排其家小南上,彻底解决边患问题。也不会阻扰接下来的战事。”王渊接着说道。

“如此最好,大战刚过,我等再次休整几日,等俘虏的事宜安排妥当,再北上支援卢将军,合围清剿蛾贼。”皇甫嵩赞成道。

“骑兵伤亡不大,老将军暂时在此整合俘虏,我与曹将军率骑兵支援荆州襄阳,彻底清除这一带的黄巾余孽,即可北上。”王渊接着说道。

“如此有劳二位将军了。”皇甫嵩说道。

“为国尽力,理所应当。”王渊曹操齐声附和。

商议完毕,王渊等人休整一天,第二天一早再次率两万骑兵南下,前去支援荆州。皇甫嵩挑选俘虏填补战损,修养伤员,进行休整。

荆州战事比较顺利,王渊曹操率领骑兵一路南下,放弃小股黄巾势力,以骑兵的速度优势,配合襄阳城里的守军快速的解决的韩忠所率围攻襄阳的不足四万的大军,剩下的一些小鱼小虾只需交给地方府兵解决就行。也没有再押解这些俘虏,拿了一种贼首,六天后就赶回了平舆城。

虽然只打了一些零散的小仗,但这一趟王渊却是异常开心,因为王渊搞到了一员猛将,事情要从王渊路过南阳说起,王渊率军疾行两日在蔡阳一带歇脚,路过一个叫黄家村的村子,见村民与一队黄巾打斗,于是顺便帮忙解决,不想发现一人手持弓箭,箭无虚发,非常勇猛,打散黄巾,王渊叫来一问,这个三十来岁的大汉的确是后来的老将军黄忠。在王渊的记忆中,黄忠应该是个老将,而且是后来的长沙的一个部将,但的确在南阳这个小村子遇到了,于是给黄忠封了个校尉,黄忠也就顺利的加入了王渊的武将系统。

这个时候的野将招募并不是那么空难的,以王渊现在的官职,若被看重,那就是知遇之恩,随便封个官就能搞定。

回到平舆,徐晃率领一万大军已近到达。王渊以徐晃的一万大军为基础,加上以前各部挑选的管理大军,足足四万人马押解十三万俘虏携带大量黄巾掠夺的粮食北上。一路自有地方部队配和。顺利的再次拐走了十七万精壮。

俘虏解决完毕,又安排一队人押解最新俘获的黄巾大小渠帅前往洛阳。

皇甫嵩召集大军商议下一步的战事。

众人来到皇甫嵩大帐,却见皇甫嵩一脸愁容,朱不禁问道:“义真何时烦恼?”

皇甫嵩拿起一张竹简说道:“冀州战事不利,卢植将军被罢免,押往洛阳,生死不知。”

皇甫嵩和卢植是老朋友了,很是伤感。

“为何如此,又是何人诬告?前翻战报显示,卢老将军连战连胜,攻破巨鹿,被迫张角困守广宗。这才不到一月,为何如此结果?”朱问道。

“传信的子干(卢植字子干)的亲信,广宗守备森严,子干一时难以攻破,陛下派遣黄门左丰前去了解战况,不想此贼因子干不曾贿赂悔恨在心,诬告子干,引陛下大怒。”皇甫嵩说道。

“可恨”众将愤愤不平的说道。

“陛下心优天下,战事不利,因此被小人蒙蔽双眼,但卢老将军劳苦功高,想来暂无性命之忧。”王渊说道。

“希望如此。”皇甫嵩说道。

“事情并没到无法挽救的地步,冀州乃是黄巾老巢,部众多受宗教洗脑,一旦入城守备,其战力我等也有见识,异常凶悍,卢老将军不能攻破,新换将领同样不会攻破,只待我等率军北上,破了衮州黄巾,即可合围冀州黄巾,若能大胜,黄巾之患消除,陛下自会龙颜大悦,届时我等齐心协力禀明缘由,卢将军自然可以伸冤。”王渊宽慰道。

对于这段剧情,王渊是知道的,卢植没有破城,但最少没败,但后来董卓上任,却是败了,损兵折将,直到后来张角病死,皇甫嵩北上,才合力灭了冀州黄巾。最后也是皇甫嵩将将平定冀州黄巾军的功劳推给卢植,让卢植官复原职,仍任尚书。

“但愿如此,”对这个老友,皇甫嵩还是放心不小,但大事要紧。

“还有一事,幽州刺史刘焉招募义士刘备,其手下两员大将麴义、高览,在幽州大破程致远、邓茂的黄巾蛾贼。幽州黄巾已被清剿。如今并州、司隶、豫州、扬州、荆州、幽州黄巾主力全部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