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蔡军士兵正在快速赶往万丁城的时候,周颖瑜也率军正在向着万丁城赶去。
周颖瑜带着两万多大军急速驰援万丁城。
想要从汤光城直接到达万丁城,途中必须要路过一个城池,那就是纠尤城。而现在,纠尤城已经落入蔡军之手,这是不可避免的问题。
因此,周颖瑜不能直接攻打纠尤城,因为那样的话就会浪费宝贵的时间,而现在他们最需要的恰恰就是时间。
如果陷入纠尤城战事之中,拖延下去的话,万丁城一定会被攻破的。
因此,周颖瑜决定绕路,从纠尤城绕过去。
周颖瑜选择的路线是:大军向西南方向行军,也就是绕道文泗城。
文泗城现在还没有被蔡军占领。
根据探子来报,周颖瑜得知,驻守在纠尤城的蔡军士兵并没有进攻文泗城,现在的文泗城是安全的。
周颖瑜的决定得到了手下将官们的一致认同,他们都同意周颖瑜的这个决定。
因为要绕远路,因此军队的行军速度就必须加快。
周颖瑜命令道:“全军加快行军速度!”
“是!”
两万多士兵都得到了这个命令,在已经加速行军的速度上再度进行一个加速。
现在,两万多士兵用奔跑的速度行军,这样的速度他们没有经历过,这是第一次。
想不到第一次就这样拼命,这些士兵们虽然心中有些不满,可是当他们一想到万丁城即将遭受到蔡军的摧残后,就坚定了信心。
这些士兵不知道的事情是,对他们来说,最危险的人就处于他们之中。
这个人,就是周颖瑜。
周颖瑜不想进攻万丁城,他想要等到万丁城被攻破,而周颖图又身死之后,他才率军收拾烂摊子。
现在的周颖瑜必须表现出十分迫切要驰援万丁城。
周颖瑜的演技一直都在线上,他脸上的表情打从汤光城出来就没有变过:一脸的焦急之色。
这样的表情,将将官们都唬的一愣一愣的,他们在心中都对周颖瑜明晓大义表示了赞扬。
将官们虽然是武将,可是他们也是经常思考,不然早就死了,不是死在战场上就是死在官场上面。
这些将官们以为周颖瑜和周颖图有嫌隙,因此就不想驰援万丁城,可是令他们没想到的事情是,周颖瑜居然如此急迫的要出兵万丁城,这样的表现显然征服了他们。
周颖瑜所表现出来的这种气度,让所有人都刮目相看,在心中都竖起了大拇指。
这些人在心中不约而同的说:【不愧是玉潭郡王殿下!真棒!】
周颖瑜看到这些将官们脸上的表情后,就知道他们对他的评价很高,他没有骄傲,他知道事情要做到最后才能出结果,如果中途放弃,那么结果将会不如人意。
因此,周颖瑜的演的让他自己都差一点点相信。
欺骗人的人的最高境界就是连自己都骗过去了,自己信以为真,那么别人也更加的相信你了。
周颖瑜:【不知道计划进行的怎么样。】
周颖瑜早在大军出征前就开始了他的计划。
周颖瑜:【现在,应该有消息了吧。】
现在周颖瑜军距离文泗城还剩下一百二十里。
周颖瑜军行走在官道上,官道的宽度大约是七米,虽然都是土路,但很平整。
官道的两旁都是杂草,一片平原。
汤光城通往文泗城是一片大平原,这是丁国境内为数不多的平原地带。
望着这一片杂草,周颖瑜的心中掀起了波澜。
周颖瑜心想,若是能够将这大片的平原利用起来的话,那么丁国将会多一块肥沃的土地。
这个问题不仅是周颖瑜想过,丁国的百姓们当然也想过。
那么为什么不利用这块平原,而就甘心让它荒废掉呢?
任何事情都是有原因的,这件事情自然也不例外。
谁都不想过穷日子,任何人都想要有钱,百姓们的诉求其实也就是这样。
可是,丁国的税赋实在是太高了,丁国的百姓们一年到头辛辛苦苦,收获粮食的时候,一半以上都得交到朝廷那里,剩下的一半粮食包含一家人一年的口粮以及购买东西的粮食,这些粮食可以换成钱,这样才可以购买东西。
而最让丁国百姓感到不满的事情是,家中的粮食想要换成钱,就必须到朝廷那里。
理所当然的,朝廷又会从中抽取一部分,这养下来,百姓们的粮食也就所剩无多了,勉勉强强可以够温饱。
这就是现在丁国的现状。
那么那些粮食哪里去了呢?
那些粮食其中的大部分都被用来养军队了,这项开支是万万不能省的,要不然,今天丁国面临的问题恐怕在很多年前就已经上演了。
剩下的粮食呢?
剩下的粮食则有一小部分进了各级官员的兜里面,不过他们也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