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章 人不为己(3/3)

作者:公哲
刀光剑影,打烂了桌子椅子拿出一锭金子说自己包了的毕竟是童话情节,而这帮大爷又都是孟尝君府上的门客,有头有脸的人物,自古民不与官斗,得罪了孟尝君自己就别想开酒馆了。

饭馆老板只好贴上告示,要打出去打!

当然这是玩笑,能在临淄开酒馆,估计也是孟尝君等人的产业,也算大水冲了龙王庙,大家摆桌和头酒,相逢一笑就算了。

可是老来这套,谁也受不了啊,所谓有得必有失,孟尝兄胸怀大志,就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明知道不算什么东西,但对自己还算可以,忍忍也就过去了。

所谓人无规矩,不成方圆,梁山里面还有替天行道的旗子,估计孟尝兄也有家法伺候,同门兄弟既是我之兄弟,兄弟父母妻子,如我父母妻子,明知父母妻子挨冻受饿却置之不理的,杀无赦之类七项注意十大纪律之类。

说了这么多,孟尝兄也是把门客当成产业来做的,来了好吃好喝,而后就给你安排去做什么,所谓的杀人也杀,干嘛吃素。

那么孟尝君的终极理想究竟是干嘛呢?

荀子曾经说,孟尝君属于那种有政治野心的人,重自家而轻齐国,以至于天下都传,到齐国可以不见齐王,不可不见孟尝君。而且说来孟尝兄也是皇族血脉,又有诺大的名气,不会要造反吧?

当然,以我之见造反是不可能的,起码主动造反是不可能的,最起码等到齐国乱起来人死的差不多了,自己威望这么高,下面仰仗着自己的人有那么多,黄袍加身不是妄想,田氏代齐,何况我本来就姓田呢!

就算一辈子机遇不好,起码这么多人传我的名声,那我无论在哪里都混得开,做个卿大夫轻而易举,就算在齐国不能建功立业,天下何处不可去得。

这大致是孟尝兄的真实想法,也是他一直在践行的事。

要让人跟你做大事,那就要足够铁才行,所谓的国士,无非是用钱用女人推起来的,于是他对门客相当的好。

比如有一个门客跟自己的小老婆有了私情,换了韦小宝那估计是要跟人玩命了,孟尝君多大度,女人有的是,何况这种跟别人好了的女人,自己也没什么兴趣了。政治家讲究收益,杀了多赔,自己还丢了面子,干脆成人之美,那就不丢面子了。

《罗曼蒂克消亡史》里,上海滩老大的女人拍戏跟男演员产生私情,手下请示老大怎么办,老大说为这个杀人没意思,就是个面子的事,让他们走,走的远远的,再别许回来,想活命就别回来,别人以为他们死了,面子不就回来了。

应该说孟尝兄更高一筹,他叫来那个门客,表示你在我身边念头也不短了,没当了大官,小官又委屈你,人生在世不能再等下去了,卫君是公子的时候就跟我交情莫逆,如今我给你马车钱,你去哪里谋份差事吧。

门客大喜,出门的马车发现还有小妾,立刻明白了,对孟尝君是又惭愧又感激,带着老婆去卫国,有孟尝君的书信在,所以混的不错。

后来卫国和齐国交恶,卫怀君拉拢各国攻打齐国,门客于是整理下行装,找到了君王,对他说,孟尝君把我推荐给你的,你也知道。我从齐国出来到卫国,是因为知道齐国和卫国世代通好,杀马歃血为盟,又在马身上杀了一只羊,说齐卫世代通好,如后世子孙有相互攻打,违此盟约,如此马羊。

如今君王要攻打齐国,是背盟也,我受孟尝君大恩,却不能阻止,君王待我不薄,我不能离君王而去帮助齐国,请让我在君王身前自刎。

卫怀君感动也好,被威胁也罢,终究放弃了攻打齐国,想想也是,从他府上出来的门客,这么多年对他依旧念念不忘,自己与齐国为敌,那就是与这么多人为敌,能在自己面前自杀,那也能刺杀我,历来刺杀君王的又不是没有,何必呢!

齐国的人听后,对孟尝君更是五体投地,认为他很会做事,能把坏事变成好事。

我记得很清楚,那是人们对管仲的评价。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