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章 战国穿越指南(2/3)

作者:公哲
度来判断时间,只要掌握好铜壶滴水的速度就好,是比较花时间的,如果你厉害,甚至可以做一个时辰、天、月、年的铜壶。

在此期间徒弟应该会安排你成家,想让你安稳的住下来,但是他们绝不会久留你。他们对你其实是一种投资,认定你很厉害,很可能会在这个乱世闯出一番名堂,所以他们会成为你的第一个资助人。

利用自己初中和电视剧学到的大概历史,你推测出大致的年代,比如听到孟尝君招贤纳士,你就知道后面就是鸡鸣狗盗的故事,他一定会去秦国。

将听到信息梳理一遍之后,你可以对某些事情的发展做出预判,只判断最后结果,千万不要预判过程,因为知道历史走向是你最大的优势,至少在现在你最好不要破坏具体的发展过程,否则会被当成第一神算,而后被人请过去闻过几句话后灭口,或是囚禁起来不让你出去。

在此期间你要攒到足够的资本,那就是一些小发明,发明纸张的难度实在太大,玻璃也不好搞,所以还是搞好毛笔、板凳、桌椅,甚至可以搞一套象棋,但是要注意,里面的炮要换个名字,比如换做梯,对外解释成云梯,可以翻过去。

一般来说五子棋也是消遣娱乐的法宝,但这都无关紧要,这时候对你而言最要紧的事情就是,弄清楚此行的目的。

你到底想做什么?

那你在那时候能做什么呢,首先造反就别想了。你有听过欧洲那边农民起义成功过的吗,有听过春秋战国某个国家被农民起义推翻,然后农民自己成立了国家的吗?

这要归结于当时分封制度,要知道统一的王朝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流民,因为那时候普天下莫非王土,流民也是走到哪里吃到哪里,混不下去了就四处游荡。而且一般王朝末年,官员们成了一个集体,喜欢搞欺上瞒下的事,一般起义闹成规模惊动了陛下,一般是不可收拾了。

而春秋战国国家太多了,起码你流民进入对方国境就会被拦下来,而且各国间政体不一样,很难说大家一起闹得民不聊生,而且百姓间也互有敌视,邹国和鲁国的百姓一起造反的可能性为零。

国家也小,事情出了乱子也能够及时平息,而且就算君主是昏君,不等百姓们动手卿大夫就上了,卿大夫不上还有国家要为天讨贼,所以基本上没有那种逼得百姓无路可走的,实在不行我换个国家。

而且就算你走运造反成功,或者口才了得说的君主让位给你,也别高兴,因为不久之后邻国就来打你了,表示你这是违法行为,废了你不说,还要扔进锅里煮。

因为尧舜让的是天下,而诸侯让的是国家,国家是管理地方的,只有天子有权利让谁上,何况你听过有把自己宗庙祖宗让给别人的吗?

造反和禅让这条路是走不了了,要是走商鞅那条路,且不说你有没有那个本事,单说这时候,该变法的都变过了,也有变法失败的,燕太子丹在自己国家搞变法都没成功,你算老几?

算来算去,如果政治图谋实在大,那就只有吕不韦的路好走了——让儿子当君王。

于是乎你收拾行囊,跟让人家要了辆马车,要了两个仆人,然后向齐国出发。那时候要见君主也不容易,你要得到推荐才行,而推荐则来自君王的心腹大臣或是宗亲。

鲁国是没有搞头了,再后面是长平之战,自己倒是可以从中影响一下,但是如今去还早,如今必须尽快搞到一笔钱,因为你还不知道自己究竟能走到哪一步,所以等一等,看自己能走到那步。

当今天下最好门客的就是孟尝君了,所以哪里是自己一个进身之阶,最起码能混口饭吃,于是你带人走向了齐国临淄。

要说临淄真是大城,每日里往来的人众多,路上你偶然结交了几个朋友,大家都是有身份的人,在一起说说《诗经》《楚辞》,《诗经》是四言诗,你可以稍稍把《短歌行》《龟虽寿》说出来,传扬一下,甚至说一些七言诗,看看反应,反映良好的话,恭喜你打开了一个宝库。

《楚辞》则有些奔放,里面的篇章字数长短不一,你也可以说些耳熟能详的篇章。或者背一下《滕王阁序》,那属于赋,这东西要在汉武帝司马相如的时候才出现,但是离现在也不算太远,人们的接受程度也差不多。

你可以通过跟他们的对话中一点点的琢磨出当时的人喜好什么,然后投其所好。

当然在一起只聊这些是不可能的,最多的还要是百家的学说,杨朱墨翟之言,还有你最熟悉的孟曰取义,这时候你大致有两条路,要么说自己是儒家,要么一条道走到黑,就说是天山派的,七剑下天山,出来闯荡一番的。

运气好收几个徒弟都有可能,但是你主要的是初步展现自己的才华,注意你的发明暂且别显露,财不露白,何况你是书生,万一被人家看中了,人家又会那么两下子,杀了你拿了东西说是自己的,可能性非常高。

好了,到了齐国,找地方住下来,你发现钱囊里的钱快见底了,本来资助你的徒弟就不是多有钱,那时候周游列国花销也是难以想象的高,毕竟路不好走,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