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章 瞬移成功(1/2)

作者:历史小说
再度醒来时,周遭情景已是天地大转换。?? ? ?-

“哥哥,你好些没有?”小姑娘况毓走进来,打断了他的思路。

他略微带些沉吟地说:“我没什么,就是感到头昏沉沉的,一点力气没有。我是怎么了?”

“你倒真的没什么。”况毓嘻嘻笑着说,“就是空着肚子去药房整理药材,结果被药气药着了。爹还骂你哪,可这事他老人家先前也没说过啊。你说你冤不冤。”

他苦笑一下,记忆中况且可不是被什么药材药着了,而是正在往药匣里装药材时,忽然被什么击中,那种感觉强烈极了,恐怕这一生一世都无法忘记,当时的感觉就是自己脑子崩裂,身体也被撕成碎片。

原来那个大明朝的况且已经休眠,灵魂和**都被暂时覆盖了。此刻,两个灵魂住在一个躯体里,一个醒着,另一个睡着了。

他转念又想,我的明朝兄弟,我也不想来啊,但国家有难了,咱们不能不管吧。一想到这些玄奥的问题,他倒真的头疼了,如果真想想个明白,弄个究竟,可能真要脑子崩裂了。

“哥,你这病的可是不轻,我再去找爹来给你瞧瞧。”况毓看着他痛苦的神情,有些担心了。

“不用,我就是……就是有些肚子疼。”他急忙找个借口。

装病也只能适可而止,若是真弄出什么神医国手来给自己细查,查出问题来真就麻烦了。

“少爷,您肚疼那是饿的,不是病。”随着一声爽朗的笑声,一位身体粗壮的中年妇女走进来,手上端着一个漆盘,漆盘里是一碗散着淡淡药香的浓稠的粥。

“刘妈,我来喂哥哥。”况毓抢着端过粥碗,拿起调羹喂他喝粥。

那位刘妈知道他们兄妹情深,只是在旁笑着看着。

喝过一晚粥,他真觉得自己身上又多些力气,欠身欲起。况毓和刘妈都拦着。

“哥,你急什么,好好躺上一天,喝上一天药粥,明天才能好。”

“就是,少爷,再忙也不差这一天了。”

况毓和刘妈按着他躺好,看他闭上眼睛要睡,就蹑手蹑脚地走出去。

他真的闭目躺了一会,脑子里却很乱,有太多的东西泛上沉下,一时间无法理清。他任凭脑中混沌状态翻涌,什么都不去想。

他还是躺不住,急于熟悉周围环境,虽然这在记忆中都有,而且有生动的场景,毕竟不是亲历。他坐起来,活动了一下上身,感觉有一股浊气散而出,四肢不再僵硬。脚一伸,踢到了床沿的木架子上,有一丝钻心的疼痛。

他掀开被子,躬身用手去抚脚,手刚摸到脚,不由“啊”的一声叫了出来。

六个!

况且现自己的右脚居然长了六个脚趾头……

他呆愣着。心里七上八下,但有一点很清楚,绝不能让别人看出破绽。定了定神,他转身下了床。

况且在屋里转悠着,看着自己的床,只是一张普通的松木床,屋里的桌椅书几也都是普通物事,要是移至21世纪,当然都是上乘的家具。

四壁墙上挂着书法绘画,这都是况且的手笔,他凝目细看,心中惊惧,古人真不可小觑,一个十五岁少年的书画水平已经达到大师级的境界,当然手法还稍嫌稚嫩,可其中境界之深可能21世纪的所有大师都无法企及。

自己会不会露馅啊?他真感到棘手了。

他走到桌前,下意识地打开砚台,开始磨墨,练习书法是他每日必修的课程,绘画倒是其次。

磨好墨,他在笔筒中找到日常用的小字笔,铺开一张宣纸,开始临写王羲之的小楷杰作《黄庭经》。

据说王羲之朝喜欢白鹅,他看中一家道观中养的一群白鹅,就提出要买,道士却不卖,提出让他给写几篇道经来换。

王羲之倒也不摆名人的谱儿,真的老实坐下来写了几篇道经,其中一篇就是流传后世的书法杰作《黄庭经》。写完后,他得意洋洋地赶着一群白鹅打道回府了。当时的他也未必知道,他写下的字竟会成为后世书法小楷的鼻祖。虽说钟繇在他之先,但影响却差了一些。

他先是酝酿一阵,回想着字帖中一个个字的形态,然后开始背临,也就是不看着字帖临摹。写着写着,就进入状态了。等写完全篇后,他竟有一种飘飘然如置身浮云的感觉。

“好,这篇写的好。”

身后传来况钟的声音,他吓得一哆嗦,急忙要起身。况钟按住他肩膀,继续说道:

“看来这一病倒是激起你的灵感了。这篇临摹得很有两晋风味,其中有许多点划更是很有新意,却又透着两晋的味道,看来你是忽然间悟出了一些道理。这篇好,一定要放好,这也许就是你书法路上的一个转折点。”

听完况钟的话,他忽然有所悟,心道不好。他再看自己写下的字,依然现问题,他虽说是按照记忆中字帖的字临摹的,可是这记忆却混合了许多他的。

古人所学少而精,往往专攻一术,自然就不是后世现代人可比,然后这字帖却相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