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十五章 秀才应试得第一(1/2)

作者:历史小说
光阴荏苒,转眼间夏去秋来,冷风吹黄了树叶,天气也一天比一天萧索。卍 人而已,不过是常见的士林嘉华。

假如是举人考试,就比较郑重了,一般都是由礼部选人,担任各省举人考试的总裁,还要报请皇上批准。担任这样的主考官,不但大有油水可捞,更是一种荣耀,还可借此招揽门生。

利益大了,就会有人铤而走险,暗箱操作败露,掉脑袋的人也不少。

至于进士会试的总裁,一般都由礼部尚书亲自担任,这种荣光谁也不肯礼让,而最后的殿试不消说,唯有皇上亲自担任总裁了。

明朝实是文人天下,重文轻武已至登峰造极的地步,凡事物极必反,等到文人集团走向腐朽,明朝也就亡了。

考试前一个月,练达宁就派人天天上门督促况且,每日都要布置文章给他作,然后亲自用朱笔批改。

经过这番强化训练,况且真还弄懂了的窍门,其实就跟高考中的命题作文套路差不多,就是难度要高一些。

应举人试,有一套严格的规矩。最重要的一条是糊名,就是将考卷的名字籍贯用纸粘上,阅卷时,考官不知道是谁的卷子,以防止营私舞弊。如果有人在卷上做了特殊标记,考卷就作废了,而且还要受到处罚。卍卐人行列。从此见到知县、知府时可以平揖,不用下跪,这就是秀才的特权。倘若犯了官司,官府要审理他,先要到主管一省文人的提学御史那里申诉事由,由提学御史褫夺此人的秀才功名,然后才可以动刑。秀才的许多特权,也是蛮有意思的。

明宪宗时,有一个富家子弟在异地做县尉,类似于后世的警察局长。

一天他在街上巡游时,突然被一个人惊了马,险些摔下来。此人大怒,喝令惊了他的马的人跪倒谢罪。

这人是个秀才,才学一般,因为生性懦弱,经常被人欺负,习惯了。他见县尉怒,很害怕,忘了自己的秀才身份,依言跪倒,跪下后才想起来,举手做言状说:“我是秀才。”

先前只是惊了县尉的马,此番话一出口,却差点把县尉吓死。在大庭广众下强迫一个秀才跪下,这可是重罪啊!县尉急忙下马扶起这名秀才,苦苦赔罪。

秀才是个老实人,见县尉好言相待,也就没说什么,匆匆走了。

此事若是这般过去也就罢了,偏巧被几个学中秀才看见。这几个人虽然平时也欺负过这名秀才,但县尉强令秀才跪倒,却是对儒教的大不敬,实属重罪。

于是,他们回去后,纠集了几十名秀才,联名告到县衙。?人来不眨眼,那是他自己杀,别人就不行了。一方面不断出台各种保护文人的法规,另一方面严苛文官,这种自相矛盾的事几乎贯穿了朱元璋的一生。

再说那知县,闻讯后急忙把那名秀才找来,询问事由经过,此人老老实实说了,还再三说此事怪自己,不怪县尉,他也不准备申诉。

事实俱在,即便当事人不申述,衙门也不能不管,何况还有一批秀才在县衙里群情激奋,没完没了。知县只好偷偷告诉县尉,自己好生料理吧,他是无能为力了。

县尉知道闯下祸端,赶忙到这名秀才家里送礼赔罪,再到学中给那些秀才送礼,希望能平息事端。但秀才们不干,坚持要治他的罪。

后来提学御史、按察使都介入此案,好在那名秀才坚持是自己错在先,不怪县尉。当时县尉也不知道他是秀才,所谓不知者不罪。

事情弄到这一步,提学御史也是气的不行,大骂县尉有辱斯文,该责重罪。按察使等人已经私下收了县尉的贿赂,力劝提学御史网开一面。骂归骂,提学御史也是收了礼的,索性借驴下坡,和按察使等人商量,将县尉革职遣送回原籍。

这可是开天大的恩德了,若是上报朝廷,不死恐怕也要把牢底坐穿。强迫有功名的秀才下跪,等于是藐视朝廷法度,明清两朝都有法规。

着朝服斩于市,中国古代历史上只有晁错一人。

闲话少叙。榜单贴出后,况家也不能免俗地庆贺一番,主要是来道喜的客人太多,没法不招待。到此时,况钟才现,所有客人居然都是因况且而交往的,他自己连一个朋友都没有。想到这些,心中也不禁生出一番感慨。如果不是刻意逃避,甚至冷漠回绝,以他的医道本领,应该交好遍天下吧。

儿子不能重复他的老路,这是他几年前回到苏州后就下定的决心,即便有危险,也要这样走下去。

练达宁和陈慕沙都派人来送礼不消说,周家此次是文杰的父亲亲自上门道贺。稍令人意外的是,南家跟云家也送来重礼,云锦堂夫妇,各自代表自己的家庭。

况钟虽无法判断这两人此番送礼,是借机回报他诊治的人情,还是又来刺探他的**,但不管如何,人家上门贺喜,就得笑脸相迎,礼仪相待。

况家厅堂狭窄,只好在庭院里搭起彩棚宴客。

席上,况钟端酒致谢道:“小儿不过侥幸考了个秀才而已,何喜之有,倒是有劳各位了。”

周父笑道:“话不能这样说,这就是贤侄轫之始,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