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八十九章 小君话说藏宝图(1/2)

作者:历史小说
第六感觉告诉况且,在那座山中对他出手的人不是小君,否则今天他绝不会有如此好的耐性,如此慢慢向他道来。皇上出走后的那笔惊天财富。”

“建文皇上?不是都说建文皇上当年出走后出家为僧了吗?哪里能有什么惊天财富。”况且诧异莫名。

“此事知道的人不多,我们注意到你一路来到凤阳,还专门去察看了皇宫,以为你已经知道真相的呢。”小君的话似乎接近主题了。

“这事跟凤阳有关系吗?”问出这句话,况且的心里开始擂鼓阵阵。

小君淡淡道:“当然有,其实就是当年准备用来建造中都的那笔财富。”

“中都当年不是因为没钱才停建的吗?哪里有什么惊天财富?”况且问道,心里却是惊喜交加,看来这个小君知道一些皇家秘事,或许能从他身上揭开自己的身世之谜。

况且开始对小君刮目相看,甚至是敬佩有加了,看年纪也就是十**岁,嘻嘻笑起来还像个孩子,萌萌的样子,让人心疼,让人溺爱,让人心生保护之感。也难怪国公夫人迷恋他,若不知道他的空空道门身份,况且也会把他当成小弟弟对待。

可这个小君又绝不像江湖中人,而是书卷气十足,应该读了很多书。

“没钱?没钱太祖爷敢建造中都,还下决心要把中都建造成天下第一都。可是才建完外面,又忽然叫停,你知道为什么吗?国师刘基向太祖爷泄露了一个天机:皇太孙日后必有大难。”

“国师刘基?他泄露了什么天机?”况且像个听故事的小孩一样问到。

“刘基的话后来果然应验了,他说的天机,就是成祖爷动的靖难之役。永乐爷为什么要标明靖难,就是因为他的国师道衍和尚也现了这个天机,但道衍聪明,没有直接告诉永乐爷,只是说他做皇上乃是天意。”

“哦。”况且忽然明白了以前怎么想也想不明白的一件事。

成祖要起兵时,真是千不愿万不愿的,已经被建文帝削去了他的亲兵护卫,还是不想造反,他知道天下郡县过万,他想要以燕京一城之地起兵反抗朝廷,那就如同以卵击石,可谓狂夫夜走,不智之至。

他向鼓动他造反的道衍说出心里的疑惑,他当时已经是束手待毙的心态,不是不想反抗,而是实在无法反抗、无力反抗。即便建文帝不削夺他的护卫,那区区一万多人,如何抵抗朝廷的百万大军?更何况,一旦出现战事,朝廷还可以从各地再调集一百万大军,两百万人涌过来,就是一人一口吐沫也能把他淹死。

这是摆在明面上的天下大势,另外,建文即位,广施仁政,被天下百姓讴歌称颂,无论是田里的农夫农妇,还是街头的走夫贩卒,都称颂圣天子不绝于耳。这天下还怎么去争?横竖等死吧。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历史展的自然规律,无人能够颠覆,燕王心里能不明白这个道理吗?

燕王当时根本谈不上有什么民心,率领部队起兵时有一些军心,但根本不管用,最根本的还是民心,民心所向,军心也一定向之。

道衍不解释,只是一句话:人心我不懂,我只懂天意。

“天意,这就是天意吗?”况且喃喃道。

“对,这就是天意,天意并不总是跟民心保持一致,否则南宋也不会丢了天下,蒙元也不会拓展万里无疆之国。”小君不无感慨地说到。

虽说过去百年了,可是民心民意依然还是向着建文帝,连朝廷大员也是如此,只是他们吃的是成祖的饭,不能砸成祖的锅,表面上依然还是把建文当做无道之君,心里却是另一番想法。

况且心里更是感慨无穷,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因为天意即民意,天心即民心,这个经几千年风雨考验过的历史规律难道不管用了?至少在建文帝身上失灵了一次。

回头再想想,当年成吉思汗率军西征,屠城无数,杀戮万万,被西人称之为上帝之鞭。蒙元的扩张何尝有什么民心,天意若如此,那善恶又怎么去辨别呢?

历代都有人问这个问题,屈原自沉汨罗江前也曾作赋问天,太史公在史记中更是出天问,可惜上苍无语。

或许也只有刘基、道衍这等高人能够读懂天心,看破天意。这也是历来君主都需要有一个国师辅佐的缘由,他们有着通天的神目。

“成祖所谓的靖难之役靖的就是建文帝这个天之大难,内里实则有替天行道之意,只是无法说出来,因为说出来也无人认同,所以表面原因还是清君侧,说是建文皇上被奸臣蒙蔽,所以要行周公之事。”小君继续说道。

“如果你不是空空道门的人,倒是真想交你这个朋友。”况且突然出慨叹。

“现在也可以,我们空空道门的人并不想与你为敌,只是想要你身上一件东西。”

“我身上、什么东西?”

“当年太祖爷为建文帝留下的那笔惊天财富的藏宝图。”

况且一怔:“你们搞错了吧,我身上哪里来的藏宝图,若是有,我们况家早就大财了,我今天也不会坐在这里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