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八十三章 吴中才子身是客(1/2)

作者:历史小说
张辅后来战殁于土木堡之役,虽然跟他父亲一个命,死得却是窝囊极了,跟他的身份极不相符。章举业这些已经谈厌烦的东西,而是古人所说的挥麈闲谈,只是没人手中拿着一个马尾制的蝇甩子罢了,那东西是魏晋文人闲谈时,人人手中不离之物。

“许明兄,在下许中洛,我们五百年前可能还是一家呢。”一个年轻学子凑过来笑道。

“很有可能啊,几千年前,所有姓许的都是一家。”况且笑道。

姓氏原是原始部落的标志,后来演化成了姓氏。一个部落里的人,共用某个姓氏,至于是否真是一家,倒也未必,虽说人类的始祖可能是同一个人,但这个人是怎样来的,至今仍然是个不解之谜。上帝创造人类说、伏羲女娲造人说、达尔文进化论等等,也都各有一些道理。

“中洛兄可是南京国子监生,我辈中的佼佼者啊。”左东阁的一个堂弟左东旭笑着向况且介绍。

“人中佼佼,铁中铮铮,说的就是许明兄这等人物,我怎敢妄自期许。听说许明兄是吴中人士,小弟是土生土长的金陵人,说来咱们都是江南人士。”许中洛有意交好。

“中洛兄过奖了,吴中人才济济,如弟等真是车载斗量,不堪一提。”况且随口敷衍道。

言语间,况且对许中洛生出几分好感,既然对方有意结交,他也同样喜欢交友,本当有些深入交流,只是目前身处险境,实在没这个心思。

况且不知道接下来自己会面临什么情况,反正不可能有什么好事,只能以不变应万变,时刻保持警惕,随时应对猝然而至的厄运。

“许兄是虚言了,我早就听说吴中四大才子,乃是唐伯虎、文征明、周鸿宾还有况且。然而以许明兄之才情,早应该跻身这才子之列,就算不挤掉其中一位,也应该列为五大才子之一,缘何无籍籍名?”许中洛满心疑惑地问道。

“兄弟一向在家中跟父亲学医,无心举业,文章词赋也视作末事,自然无法立足士林,无籍籍名又何足奇。”况且说道。

吴中四大才子?

况且心中忽然有所警醒,历来不都是江南四大才子吗,怎会是吴中四大才子?可也是,唐伯虎、文征明、周鸿宾这三人的确都是吴中人氏,只是自己何时也跻身其内,竟然不知。

可是江南四大才子应该没有自己,而是另有一位,难道这位不是吴中人士,或者尚未出名?他想着谁应该是第四位才子,一时间竟然怎么也想不起来。这在他绝对是罕有的怪事,他只要回想什么,脑子里马上就会有所反应,从无盲区一说。

“那等这次许明兄回到吴中,只要在士林中一露面,立马就是四大才子之一了。”许中洛笑道。

“四大才子不是都已经有人了吗?许明兄会把谁挤掉。”一个学子饶有兴趣地问道。

无论文武两途,对排名都极感兴趣,什么天下第一、江南第一等等,这些名号只要占上一位,也类似中状元、解元一般,风头大出。只不过状元、解元是功名,一旦考中,就是终身不变的头衔,尤其是状元,朝廷还会拨款在其家乡建状元牌坊。

然而天下第一、江南第一这类名号,并非通过一场考试获得,而是长年积累所致。一旦占住这类号,那可是口口相传、天下无敌。比如说当时的名士王世充获封文坛盟主之誉,当之无愧的天下文人第一,与一般的文人相比,便如同君王和平民一样。

吴中四大才子也是有了况且后才开始立的名号,因为中国人喜欢四这个数字,因此知名度高的事和人,都要沾上“四”字,比如四大名著、四大民间传说、四大美女、四大才子、四大名捕、四大名妓等等,如果说三大才子、三大美女之类的,人们心中就会感觉有些缺憾。

吴中四大才子,并无第一第二之分,不过唐伯虎出名最早,名气也最响亮,自然是第一,然后是文征明、然后是周鸿宾,况且出名最晚,年岁也最小,自然得屈居末位。但缺了他也不行,少了他就不成为四大了。

“不是把谁挤掉,而是四大才子中少了一位。”许中洛慢语道,似乎故意在卖关子。

“少了哪位?”旁边的学子们都急忙问道。

“就是新近成名的况且,听说他是出外游历时出了事故,不知怎么就失踪了。许明兄回去,正好顶他的缺。”许中洛自顾点点头,对自己的表达很是满意。

左东旭笑道:“这不能算数。我辈文人出外游学,三两年没有音信的多的是。那位仁兄可能去了比较偏僻荒凉的地方,一时间难通音信就是,随时都有可能现身。”

“正是。左兄说得对。”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这个观点,当时交通不够达,邮递系统一是靠朝廷的驿站,二就是托人捎信,后一种尤为普通,毕竟驿站乃是官方专用,一般人根本没有资格挤上那趟车。

不要说明朝,就是大清,以至于一直到民国后期,出外的人给家里寄信,还是习惯于托人捎带。尤其是年轻人,思路活泛,变动较大,一旦离家,有可能几经转折,一年半载杳无音讯也是很正常的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