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十八章 清河清河(1)(2/4)

作者:河南老张
不可能发家致富,但却不至于饿死。这样荒年一过,很多人重新回到了土地上,也有一些人走上了商业饮食的行当。从伙计到帮厨,再到厨师,然后是自己另外择地开新店,这样慢慢地沿袭。这是一种很讲究传承的行当,往往都是亲戚间繁衍,而且常常会出现厨师村、菜刀镇,或者拉面乡这样看似奇怪,实则必然的现象。”

“在这样的传承延续之下,中国的饮食文化地域特征更明显和突出一些。”齐天翔兴致很高地想着说着:“无论是满汉全席,还是松园食谱,看上去繁复的菜肴里面,集合的还是各地不同的饮食特征和文化思维,也可以说是各种菜系的融合,是权力和金钱强制下的大杂烩,只是看上去精致一些罢了,讲究和能够传承的也还是皇家或达官贵人的生活态度和奢靡的精神状态。真正的饮食文化,还是在不同的区域,以不同的方式存在着。所以传统的饮食系列里没有标准,只有师徒传承和技艺沿袭,这样就造成了地域文化中饮食作为一种标志的原因,但不管是东辣西咸、南甜北酸,还是八大菜系的各有千秋,在交通和物流都不是很发达的时代,能够走出地域还是很困难的事情。另外,饮食特别是小吃,想要养家糊口的同时,生存和发展下去,薄利多销和足额足量是一种必须,久而久之就成为一种习惯,也成为一种可以传承的资源。就像狗不理的包子,西安的肉夹馍,还有老刘他们的肉饼,靠的就是质量和信誉,几十年吃下来口味和分量很少有变化,而今社会进步了,改变的不仅仅是经营方式,更多的还是品质和质量的变化,好像品牌就有着无限的张力,岂不知现在消费的正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是诚信和童叟无欺的经营理念。品牌可以连锁经营,可以标准化或工厂化,内在的文化和思维模式,也可以随意复制和连锁吗?”

齐天翔说着话,望着小张陷入了沉思,知道自己的话题说的有些沉重了,就呵呵笑着说:“饮食说着说着就说饿了,快到了吧!”

“马上就下高速了,下了高速就到了。”一直没有说话的小王接腔说:“最多再有十几分钟吧!”

听了小王的介绍,齐天翔提高了嗓音对小张问道:“没有再通知其他人吧!”

“没有,我只通知了吕市长,让他早上晚出门一会,您八点之前到宾馆。”小张转过脸来如实地说:“不知道吕市长是不是还通知了郝书记和王金龙市长。”

听到了这里,齐天翔不再说话,而是把目光投向了窗外,思绪不禁转到了清河,转到了即将见面的情景,以及将要开始的谈话中,心情渐渐变得沉重起来,这种奇怪的感觉直到见到真实的吕山尊,才稍稍有些好转。

“不就是吃个早饭嘛!还用得着隆重迎接?”很远就见到吕山尊高大魁梧的身影在宾馆大厅门口站着,等待专车在门廊下停稳,齐天翔下了车,会心地笑着与迎上前来的吕山尊握了下手,调侃着说:“跟个门神一样杵在门前,生怕人家不知道你要等谁吗?”

“在清河有几个人认识我,别说站在宾馆当门神,就是站在十字路口当红绿灯,又有几个人多看我一眼?”吕山尊呵呵笑着不依不饶地说:“不迎接您,您知道在哪里吃早餐?走错了地方可就没得吃了,还是屈尊移驾跟我走吧!”

“看见没有,吃人家的嘴短这话不虚吧!这还没有端上人家的碗呢,就得处处受人家管了。”齐天翔扭头看着跟在后边的小张笑着说:“要知道在河阳咱们吃了饭再来好了,哪怕是馒头稀饭吃的也气势。”

“气势不气势,吃了再说。这会再拐回河阳县,恐怕只能赶上吃午饭了。”吕山尊接过齐天翔的话茬,说着笑着,脚步却丝毫不停地将齐天翔带到餐厅,请齐天翔在一张桌子前落座,戏谑地说:“知道您最想吃的是肉末穿纱,对不起这里没有,只好凑合点小米稀粥、腌咸菜了。”

“有的吃就不错了,还真是饿了。”齐天翔望着已经摆好的早点,故意显出一副急不可耐的神态,看着吕山尊认真地说:“还不赶紧传膳,还要有一个开吃仪式不成?”

“得令了。”吕山尊拖着长腔轻轻地叫了一声板,缓缓地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性急更吃不了肉末穿纱、蒸肉饼。”

看着服务员端来热气腾腾的肉末穿纱,齐天翔惊喜地瞪大了眼睛,夸张地环视着餐厅房间,惊讶地说:“还真有这一口,我这不是回到平原县了吧?记得门面没有这么大,也没有这么豪华啊!”

“人家清河市著名的民间小吃,市政府的接待宾馆当然要全力沿袭并广为宣传了。”吕山尊开心地笑着,热情地劝着齐天翔说:“趁热尝尝,看是不是平原街头老店那个味。”

“肯定更地道,所谓饥不择食,寒不择衣嘛!”齐天翔呵呵笑着示意吕山尊也一起吃,“这会吃什么都是天下第一美味,龙肝凤髓也不过如此。”

说着笑着吃完了早点,齐天翔看了一眼手表,望着吕山尊认真地说:“上午准备怎么安排?”

“等您吃完稍事休息一会,我们督导组的几个同志,向您汇报一下这一个阶段的情况,主要还是这一个时期短训干部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