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一章 忙里偷闲(1)(2/4)

作者:河南老张
方面,不仅有着极高的经济成就,而且充满了极高的政治智慧,具有划时代的政治和经济意义。

改革开放,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社会形态,改变了原有形态不合理的成分,引入了市场经济理念和竞争意识,激发了社会生产和经济活力,同样具有高度的政治智慧和经济意义,只是在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发展与保障民生,维护社会阶层稳定方面,各地的认识不同,处理的方法也差别很大。尤其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层次,经济总量达到一定数额的时候,必然会出现经济发展瓶颈,既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民生保障的问题,出现扩大利润率和减少用工成本,以及提高收入和增加效益等诸多矛盾,而且有些还是不可调和的尖锐对立。在此情况下,资本的声音就显得尤为重要,民生的诉求就退居其次,甚至忽略不计了。

当企业破产倒闭成为可以接受的形式,劳动密集型企业产出少,效益低的矛盾就凸显出来,也是各地政府急于摆脱的困境,合资合作带来的效果犹如昙花,可后果却是减员增效名义下,大批的下岗失业人员,而首当其冲的就是轻纺工业和年纪偏大的中年职工。这些处在夹心层的人员,大多文化知识不高,谋生技能不足,而且大多上有老、下有小,迅速成为城市新的困难群体,而且范围和数量逐年在扩大,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

这些问题清晰地摆在齐天翔面前,自从那天在劳动服务大厅所见,就始终困扰着齐天翔,也时时折磨着他的神经,那么庞大的一个群体,他们怎么生活,未来的保障在哪里,这些问题和矛盾都亟待齐天翔去思考和解决,而且感觉告诉他,这些问题不能拖,更不能等,必须尽快解决,必须有一个稳妥的办法,这不但是责任,更是随时都可能出现问题的群体。

小张给齐天翔地址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可这一段时间总是忙个不停,似乎总有忙不完的事情,可秦姐和下岗失业群体的问题却时时在敲打着他的神经,终于趁着周六休息的空闲时间,齐天翔下决心过来看看。

原本闫丽也要陪着一起来的,可齐天翔考虑再三,还是决定自己一个人过来比较合适,至于原因也说不很清楚,只是隐隐觉得秦姐就像自己的亲姐姐,看望姐姐应该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闫丽不放心,送齐天翔出门,又到门口超市买了一桶油和一箱奶,拿出一叠钱塞到齐天翔口袋里,送他坐上出租车才回去。

出租车直到路边,不愿往这里面进,而且飘着雨丝,司机师傅更是担心进来后出不去,影响自己的生意。齐天翔无奈只好冒雨下车,疾步走到秦姐家门前,却发现秦姐家没有人,只好侧身站在屋檐下,耐心地等待着秦姐回来。

小张提供的信息说到,秦姐如今打着两份工,一份是在附近不远处的河州百货大楼门口缝补衣服,一份是给一个大厦清扫卫生,或者还有其他的兼职,作息时间不是很稳定,可明确的一点是中午肯定在家,因为秦姐要为上大学的儿子准备午饭,因此齐天翔并没有急于出门,可还是来的早了一些。

齐天翔抬腕看了一眼手表,时间已经十一点多了,附近人家的厨房里已经开始有了动静,相信秦姐也就快要回来了。这样想着,眼睛不仅盯紧了平房的拐角处,仿佛秦姐随时都会出现。

很快就看到秦姐瘦小的身影出现在拐角处,手里抱着一个雨衣包着的包袱,匆匆地低头在小雨里走来,当走到自家门前,抬头才猛然看到笑眯眯望着自己的齐天翔,不禁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齐,齐书记,是你吗?你怎么会在这里?”秦姐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似的,惊呆在了那里,好久才结结巴巴地说:“你怎么不提前打个招呼,下着雨,看把你的衣服都淋湿了。”

“那就赶紧开开门,让我进屋避避雨吧!”齐天翔微微笑着缓和的气氛。

一句话提醒了秦姐,忙不迭赶忙掏出钥匙打开了小棚的门,一连声地说着:“你快请进,快请进。”

进了小棚,不几步就是平房的房门,齐天翔拎着油和奶箱站在秦姐身后,等着她开门的同时,观察着小棚里的陈设。不大的小棚低矮阴暗,三面和顶棚都是用油毛毡简单地围堵起来,顶棚的油毛毡上面有几处破洞,雨水顺着洞口滴落下来,使得地面润湿了很大一片。略微高一点的窗下,摆放着煤气灶和锅碗等用具,窗台上摆放着油盐调料等,厨房很简陋,但收拾的很利落,东西摆放的位置也很合理,看上去并不凌乱。

“齐书记,你快请进屋。”秦姐打开房门,把手中的包袱放在一张小桌上,回身热情地招呼着齐天翔进门,赶忙拿起一个干毛巾,擦拭齐天翔身上的雨水,激动的不知说什么好,嘴里不停地叨叨着:“你看你,来看看就让我们感激不尽了,还买什么东西啊!”

“早就说要来看看你,可总是忙的抽不开身,一直拖到现在才来,不买点东西怎么显示赔罪的诚意呢?”齐天翔嘴里故作轻松地说着,躲闪着身子,不让秦姐给他擦拭,随手将手中拎着的东西放在了门边,笑眯眯地看着秦姐,亲切地说:“上回咱们就说好了,咱们就是亲戚了,你是姐姐,哪有弟弟来看姐空手来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