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章 归途之梦、欲探疑云(3/4)

作者:未知
逝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留下的只是当时人们的忧伤之情。

好了不扯远了,就说说当晚的怪事吧!

那日的三更时分,本该静谧的环境,如石头在湖面上激起了水花。在洛阳城东的夹马营,当时是后唐将军的赵弘殷家被一股红光紫气所笼罩着,赤光绕室而不绝,左邻右舍皆以为发生了火灾,匆匆相救。

还有一件事情就是那赵家孩儿体有金色,这在外人看来是不一般啊,同样是怪事一桩。不过三天之后那赵家孩儿的肤色渐渐就恢复正常了。再后来大家议论纷纷,认为是天现异象,而这件事情当时在洛阳便传了开去。

时光如潮水一般潮起潮落,往往把沙滩上的东西消磨个一干二净,只留下只言片语,而有时候事情越发想知道就越发的媚人猜想。人世间的事情也一样,人类是很容易健忘的动物,淡忘了前尘往事,终不足为外人道也,或许只有少数当事人还历历在目,其中就包括那位老翁。

老翁早就知道此事是上天安排好的,所以未加干涉,还很乐意帮助世人呢。

可偏生在十多天前洛阳城东的夹马营又上演了不同寻常的天象,却比以往更甚。前文中第二章就提到赵德昭出生那一晚本来平静如常的天气一下子风雨突变,雷声彻响,然后一个婴儿就呱呱落地了。

想起往事,老翁觉着不可思议,如今这般事情更加离奇,已经超出了老翁的预测范围之内。

唉,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奈何这天下分裂战乱,生灵涂炭,老者又是世外之人,看惯世间万事,但凡事总得有人来管管吧。

那晚看到东方异象升起,在西岳华山的山顶,那位仙风道骨的老翁在华山下棋亭内,右手手中捏着两枚棋子。其中一枚为黑子,一枚为白子。

老翁犹如一棵映入苍穹的青松,纵是身旁乌云密布,风声滚滚,雷声隆隆,此时的他依旧挺立着,似不屈不挠般抗击着,遇事处变不惊。

“荀子曰: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咳~咳~咳~,大自然按照它自有规律运转,非人力所为。”

老翁睡着,恰似闲庭,随后眼见浮云飘过鬓角,不由得放声道:“吾爱睡,吾爱睡,不卧毡,不盖被。片石枕头,蓑衣覆地。南北任眠,东西随睡。”

……

在这十多天的时间里那位老翁一直掐着算着,可是结果依旧是那么地出人意料。

“其哉怪哉!那晚的天象我竟然参不透!”

“世道无常,犹如平静的湖面乍起波涛,如何能够掌握着。”耳边飘过先贤的教导。

“香孩儿,就让我托梦给你,贫道在梦中看看你做什么反应?”依旧是那副得道高人的样儿,然后出现在赵匡胤的梦中。

……

“可教贫道好猜啊,这几日的推算竟得不出个结果。唉!原本天象不是这样的,难道天机已变,人都会变?此天象的昭示不知是好是坏?”老翁不知道赵德昭其实是从二十一世界穿越到大周年间的,然后一个人自言自语地,话语间有点儿语无伦次。

“一门两父子!呵呵呵!这两父子都是大富大贵的命啊!难道这也是命中注定的……咳咳咳!”老翁又是感慨道。

“原本这个孩子的命是活不到三十岁的!虎中之王,庚金白虎命,看来这天下不平静了,怎么会逆天改命呢!上苍啊,你究竟有何打算?”老翁长吁短叹道。

“天地一盘棋,到底是黑是白,是福是祸,全凭执子的人!”

“老道我是愈来愈看不透了,我本是世界上的闲人,过惯了野鹤的生活,这人间的事情,老道虽然管不了,无奈还牵挂着着世间的太平,但是为了人家能够平和安宁,呵呵!也罢看来老道我该去亲自看看那个孩子了,是福是祸自有分晓。”

碎碎念的老道似乎心里头儿有着落了,于是乎匆匆往山下赶去。

在山下丛林密布的地方,隐隐约约望去有座建筑。原来是座道观,而后老翁停下脚步走了进去。此间道观,名为“神丹观”,这道观的主人据说也有半仙之体,山脚附近人家皆到此处求神问卜,往往所求之事都能实现,因此十分灵验。

大家一传一,十传十地,吸引着很多人慕名前来,此间道观香火愈发地鼎盛,之后又因为某个人闻名遐迩。

“师傅,您怎么来了?可教徒儿心中挂念啊!”道观内一位中年道者见到老翁,热情洋溢地作揖着。

“褚元小徒,为师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的的确确是有事情要和你探讨啊,这里不方便我们还是入室说话。”

“徒儿,想必你可看到那天象了吧!”

“是,师傅,那日我刚好在户外观星象,本来好好地欣赏观星象,谁知一阵大风刮过之后便看到天空中划过一道亮光,紧接着就是一阵响雷,似乎大地都颤抖了一下。那个方向不正是朝着洛阳那边的么!之后我也算过,算到了洛阳那个孩子,之后也觉得不可思议。”

褚元答道:“唉,可惜我的道行不及师傅的十分之一。不知道师傅有什么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