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一十三章 雪原骑战(上)(1/2)

作者:染血的剑锋
骑兵的马蹄踏过积雪,飞扬的马蹄将积雪也掀飞起来,在战马前方形成一片片的雪雾。

上千的骑兵奔驰在雪地中,所掀起的飞雪连成一片,就像是一道巨大的雪浪一般。雪浪被强劲的北风吹过,碎裂的雪粉漫天飞扬。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此时骑兵行进,正如诗中所描述的一般,不过扶苏带领的骑兵都是沉默的,这些骑兵只管尽力催促战马,让战马奔驰的速度更快一些,骑兵却并不发出声音。而马蹄踩在积雪上,积雪缓冲了马蹄踩下的力度,让马蹄声也显的轻了许多。只是马蹄踏雪的声音愈发的明显起来。

千骑飞驰,后面留下一道被铁蹄踩过的光滑雪道。

待到扶苏率领骑兵赶到那队秦军所指的地点时,匈奴人驱赶着牛羊已经走远,不过雪地上有明显骑兵行进和大批牛羊走过雪地的印记。

由于雪已经停了,此时的风并没有大到可以将地上的积雪平地卷起的程度,这些痕迹不会被雪掩盖或者被风抹平。

只要寻着这些痕迹,就能追上那队匈奴骑兵。

“追!”

追击的命令一下,战马踏着匈奴人留下的痕迹飞奔而去。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前方的骑兵已经看到地平线上的匈奴队伍,很显然那些匈奴骑兵非常着急,一直处在紧急赶路的状态,不过驱赶牛羊的他们,再着急速度也快不到哪里去。毕竟牛羊不是战马,根本快不起来,除非他们舍弃这些牛羊,可是舍弃这些牛羊,估计冒顿能杀了他们。

发现匈奴骑兵之后,扶苏向周围派出两批哨骑,哨骑的任务就是查看周围是否还有别的匈奴队伍,扶苏怕这是匈奴人的陷阱。用运粮队作为诱饵,这是两军交战最爱做的事情,所谓兵不厌诈,无论到什么时候,都要提防意外的发生。

哨骑派出以后,那边的匈奴骑兵显然也发现了这边追来的秦骑兵。

从匈奴的骑兵队伍中很快分出大队的骑兵在队伍后方集结,只留下队骑兵继续驱赶着牛羊。

扶苏看了眼对方的骑兵规模,大约在千人左右,和那队秦军的基本一样。至于牛羊的数目,实在无法确定,尤其是在雪地,那些白色的羊和积雪处在一起,别数量,分辨都有些困难。

此次扶苏出城,也仅带了一千余骑。飞云城的骑兵并不多,而且这次追击的其实是匈奴的后勤队,一般这样的队伍战斗力并不高,并不需要率领大队的骑兵。

此时,匈奴骑兵分出大队断后,扶苏拿起骑枪,纵马帅军就向匈奴骑兵杀去。那边,匈奴骑兵也在骑将的催促下,催动战马,两方的战马在雪地中奔驰,卷起巨大的雪浪,迅速拉近着距离。雪原上,两队骑兵就像是两道雪浪在互相逼近。

一方是马背上长大的草原游牧骑兵,一方是大秦北疆最精锐的骑兵。

很显然,两队骑兵都认为自己和对方有一战的实力,都能够取得骑战的胜利。

两方骑兵不断接近,此时扶苏已经可以看清这些匈奴骑兵的武器和马匹了。

这队骑兵的装备和冒顿骑兵的装备相比果然差了许多,战马也不及冒顿所帅骑兵的好。两队骑兵一比较,优劣是很明显的。

“秦弩准备!”

扶苏的命令中,身后的骑手已经将背上背着的秦弩拿在手中,改装过的秦弩迅速的拉开,一支支箭囊中的三棱弩矢被取出然后装填进弩机上的凹槽,然后在一阵阵的拉弦声中,弩箭到了预备发射的部位。

弩比起弓有很多的优势,比如弩矢上弦,弩可以不借助骑手的力量而保持随时可以激发的状态,而弓却要弓手一直用力维持弓张开的状态。

所有的弩矢上弦,在两队骑兵接近到秦弩射程之后,所有骑手已经将秦弩微微抬了起来,骑兵的阵列也不断向两边延伸,延伸成一个月牙的形状。

骑兵不断前进,很快,对面的匈奴骑兵已经进入秦弩的射程之内,随着扶苏的一声命令,处于激发状态的秦弩被弩手扣下了扳机,一支支黑色尾羽的三棱弩矢瞬间划破空气,拉出刺耳尖啸,向着迎面而来的匈奴骑兵飞去。

上千的三棱弩矢组成了一波弩矢雨,密集的黑色弩矢如同一群黑色飞蝗一般扑向迎面而来的匈奴骑兵。

“换枪,冲!”

扶苏没有让骑兵再装填弩矢,而是在第一波弩矢射出以后就换了骑枪。

两方骑兵的距离并不远,而且双方都是冲锋的状态,几百米的距离在冲锋的骑兵面前,其实只是短短的一段距离。战马的马蹄会迅速踏过这段距离,继而进入短兵相接的交战距离。若是再让兵士装填弩矢,势必会影响后面的骑兵短兵交锋,因为装填弩矢,射出弩矢都要控制战马的马速。

所有的骑兵在得到命令以后,已经将秦弩重新背在背上,继而拿起马背旁的骑枪。

骑枪拿起的时候,第一波的三棱弩矢已经落进匈奴人的队伍。

狂奔的战马被弩矢射中,强劲的弩矢直接刺穿马匹的皮毛,刺破血肉,深深钉进马骨之中,甚至直接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