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9章:孔子姓什么(1/2)

作者:山人指迷
说话间,小江鹏从外面摘菜回来,刚好就听见师父在说要去自己老家去看看古墓。

大喜说道:“师父,啥时候动身?”

“要不……就明天?”王泰吾说道。

“好啊,咱们都去吗?”小江鹏看着大家问道。

“咱们都去?咱们有车吗?”灵阳问道:“没车怎么上山下乡找古墓?”

“嗨!上次我不是找好了嘛,你们都说可以,那个地方又不远,步行都可以的。”小江鹏掏出烟盒,给大家每人递了一支,点燃后说道:“而且当地我不是还有个同学吗,他有车子啊,咱们一起过去,在那个看好的墓点下了探针,要是不怎么理想的话,还可以叫我同学开车带着大家去附近别的地方找一找噻。”

“嗯,也行。”灵阳说道:“转眼间我来到这终南山也快一年了,出去走一走也可以。”

王泰吾吩咐着弄几个硬菜,五个人围坐在桌子上觥筹交错,讨论着那个墓地怎么样怎么样。

鼎玄看了看灵阳,转而对大家说道:“现在讨论这些也没用,要到了现场看过之后才知道。”

“嗯嗯也是。”

一番商量好之后,此日一早,大家便相约下山而去,鼎玄与王泰吾二人俱是蓄发留须的形象,二人便戴了帽子口罩,到了西安火车站。

才知道原来现在正在闹什么非典,大家都戴着口罩,好在西安这边并没有啥事儿,大家有惊无险的来到了景德镇。

小江鹏早就给同学打个电话,五人刚出了车站,江小鹏同学便把大家给接住了,上了同学的面包车。

驱车先把大家接到了浮梁县的一宾馆,待到大家放下行李,同学烧了开水泡了茶,给大家递上香烟,说道:“大家都辛苦了,先放下行李歇一下,喝口茶,然后咱们就去吃饭。”

“这舟车劳顿,说实话还真的只想喝个水,吃饭还真吃不下呢。”灵阳点燃烟说道。

“嗯嗯,我也是经常坐车,所以对此深有感受,便先把大家接到宾馆坐一下,喝喝茶,透透肠子,然后咱们再去吃饭喝酒。”同学笑着说道。

“兄弟呀,不知道怎么称呼你呢。”杨忆秋问道。

由于在车站外把众人接住,然后就一直是同学在开车,灵阳等众人皆是坐在后排,还没怎么正面的端详这位同学。

这家宾馆的房间位置挺不错,开窗向阳,同学正好坐在那窗户角落,空调下面。

给大家烧水斟茶,灵阳这才细观一番,只见这同学短发,国字脸,一字浓眉若剑,双目闪星,双眼皮也很是和蔼可爱。

鼻梁挺直,唇间胡子茬很浓,虽然刮得干净,但是那黑黑的茬就可以看出要是留胡子的话,必是大胡子。

下巴靠近喉结处的胡子没有刮到,参差不齐的胡须很是惹眼。

红唇皓齿轻轻一笑,一对小酒窝,说道:“我姓孔,叫子越。”

“?……孔子曰?”大家皆是问道。

“嗨!我们读书的时候也都是这么笑的。”江小鹏说道:“人家叫子越,不是子曰。”

鼎玄与王泰吾二人摘一下口罩,脱了帽子,王泰吾点燃了香烟笑道:“这个名字还真的挺好听。”

“哟!道长说笑了。”孔子越说道:“如果真的要查族谱的话,说不定我还真的是孔子的后人呢!”

“这就有点拉着何仙姑喊舅妈的味道了。”灵阳笑道:“五百年前是一家呀。”

“哈哈哈……”鼎玄点燃了烟袋锅子笑道:“你们说孔子真的姓孔吗?”

“孔子不姓孔,难道姓子吗?”

“嘿!其实孔子的孔只是氏,他真的姓子呢。”鼎玄说道。

“切!胡扯了吧。”王泰吾笑道。

“老王你还别不信,听我给你慢慢道来。”鼎玄说道。

话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有一个风(马蚤)的学术天团。

这个天团拥有三千余铁杆粉丝,七十二个高星大V,三个核心团员,流传的作品在多个朝代红极一时。

没错,这个学术天团就是儒家集团,三个核心团员就是孔子、孟子、荀子。

儒家由孔子创立,经孟子发展,被荀子集大成,为历代儒客所推崇,无数帝王将儒家思想作为治国之本。

儒家文化已经深入国人骨髓之中,存在感爆棚。

然而,对于一手创立儒家这个超级天团的孔子,人们了解得却不多。

至少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不知道孔子到底姓啥!

中国的第一个民办教师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集团CEO,《论语》男一号,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被后世尊称为孔圣人、大成至圣先师。

还是无数中小学生逃不开躲不掉的心理阴影,学而时习之,下一句是什么来着?

孔子之所以出名,乃是因为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办老师,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孩子去打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