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1章:丧葬礼仪(1/2)

作者:山人指迷
过了一会,灵阳见左右无人,轻声问鼎玄道:“刚才真是那神仙说话?还说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嘿嘿…这说明咱们神仙也接地气噻,不然怎么叫基层神仙干部呢?”鼎玄笑着说道。

“你可拉倒吧!快说说你弄的什么玄机?”灵阳说道。

“嗨!说破了不值一提,腹语而已。”鼎玄吧嗒着烟袋锅子说道。

腹语可以说是一种杂技,其实每个人都是可以练习的,嘴唇稍微轻启有一条缝,上齿轻抬,与下齿轻咬,让口腔内空间增大,如此舌头便能在口腔内灵活运转。

气沉丹田,慢慢发音,则如神仙宣音,声声回响。

要多加练习才能练到运用自如,因有几个声母需要嘴唇相碰才能发出的声音,比如声母是b,p,m,f的,腹语发音就会有难度。

听完鼎玄所述,灵阳暗暗练习了起来,只觉甚是好玩。

由于这个位置是重造新堂,也就是新址坟墓位置,必须要用罗盘反复的测看,划线定位,同时还要插上五色旗,摆上香案,数告祖先,祭莫天地,形成营礼,当地把这种仪式简称为“成茔”。

建造新坟一般就分为天顶葬墓和穿堂墓两种。

天顶葬墓就是直接以正位置为中心,挖一个七尺见方,七尺五到八尺深的这么一个坑,用石头或者砖把四周砌成墓室内壁。

但是墓室低不用砌,棺材必须摆在泥土上,这样才能接地气,占着龙脉之气,也才能发富贵。

天顶墓葬一般就是夫妻分棺合葬墓,也称为双棺堂,下葬后盖石板顶或者用水泥板上后再填土。

穿堂墓则是在位置的前面挖一个七尺宽四尺深的口子,然后再往正位置方向水平挖一个大小能放进棺材的窑洞,大约高三尺,进深八尺,能把棺材塞进去,然后再封口,再回填填土的一种葬法。

灵阳与鼎玄俱是认为这个位置很好,可以做夫妻合葬墓,到时候邱老头也可以来这里做归宿。

邱老头也是很满意,毕竟是本方的山神指点的迷津,如此好的位置,他也是求之不得呀。

灵阳确定了破土的时辰,邱道虞作为长孝子与两三个帮忙的人在这个时辰点上,在风水宝地上先烧香、上供、磕头放鞭炮,等一炷香快烧完的时候。

要由邱道虞率先在鼎玄确定好的位置上,刨第一锄头土,这就对“破土”打墓。

破土之后就可以交待给请来的打墓的人,按照预算的墓坑尺寸开始施工,只要在埋棺材前打好就行,如果提前打好了墓坑也要每天来跑一趟,这就叫做不能坑墓。

在打墓的过程中,孝子必须要不时的给打墓的工人敬茶,敬烟、磕头示敬,吃饭的时候,也要先给打墓的工人敬酒,这都是这里不可缺少的礼仪。

由于明日就是出殡,今个就是出殡头一天有暖房的习俗,也就是扫墓,这扫墓可不是清明节那种扫墓,砍一下花花草草的。

而是由女儿或侄女带着笤帚,香烛,纸钱,面和煎饼,将挖好的墓室打扫干净,并在墓室中用木炭摊煎饼,此就称为暖墓。

这出殡的头一天,上午开丧,要把大门外的封丧止吊联去掉,把纸骨朵挂在大门楼外,大门两边贴着白纸挽联,白纸吊挂,挂上白纸糊的灯笼,大门内影壁上贴丧告。

丧告就是简述死者的出生年月日与去世的时间,享年的岁数,以及膝下有孝子孝孙几个的名字,侄子侄孙的名字以及各行孝等级等。

堂屋设为灵堂,屋门两边贴上了白纸挽联,挽幛,横幅悼念字词,坝子上的长板凳坐着吹唢呐的,敲锣鼓的,咿咿呀呀的。

示告外界今天开丧,亲戚朋友街里乡亲的,都可以来吊丧、吊唁,这开丧吊唁的,所有人都是要出礼的,有的出钱,有的出帐布,有的买花圈。

亲戚就更讲究了,有的蒸馒头,有的蒸供馍,有的带被褥,或者买丧礼上的大钱小钱。

这大钱小钱全是纸做的,很庞大,用一个很长的竹竿撑起来,挂在楼顶,纸钱都可以垂到地上。

到了晚上吹唢呐敲锣鼓的要搞得很晚,邱家还请了唱戏的,这天晚上孝子要守灵到天亮。

灵阳与鼎玄二人算了时间,早上寅时就出殡,丧家当家人喊一声:出殡了!

所有帮忙的人就开始撕对联,扯吊挂,所有墙上、门上贴着的东西全部撕下,摘了灯笼,取下纸骨朵,撕下的东西全部塞到箩筐里面。

专门有人负责拿到坟上去烧掉,邱道虞作为长孝子全身穿孝衣,一手举着引魂幡,一手杵着哭丧棒领头往外走大声哭。

其他的孝子排队也拄着哭丧棒,哭着跟上。

帮忙的人员将棺材从灵堂抬出,抬到院子里面,从屋内往外是棺材的大头在前面。

出大门口的时候,鼎玄手持桃木剑将画有灵符的一个瓦片打碎,棺材抬出来后小头朝前面,暂时停放在大门外的坝子上,进行绑棺材。

马上就要举行出殡的仪式了,也就是游街,走在队伍最前面的就是举着挽幅、举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