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满宠成了专职的采购,和高览、高平、李徽带着一群士兵到处置办物资,要很长时间回来一次。
“明白,下官可以先行垫付。”陈群的脸上浮现一抹笑意,说完就走了出去。
既然达成共识,百姓们便开始跟陈群购置房屋和空地,几天之后就陆陆续续的有人开始建造房屋。
阳城中包括洛阳难民里,都有不少懂得建筑的工匠,所以建造一些基础房屋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
至于人手,足足几万个百姓,自然也是十分充足。
所以阳城扩建的事就如火如荼的展开了。
这时在洛阳附近驻扎的关东联军,却因为粮草所剩无几,兵众开始四散。
各路诸侯也矛盾四起,根本就没了继续攻打董卓的心思,过了没多久就开始有人陆续退出,返回自己的驻地。
看到联军陆续撤走,董卓军突然出击,将距离关隘最近的王匡军击溃。
山东联军并未因此进行反攻,这也就相当于宣布了讨伐军已经名存实亡的事实。
眼看这次讨伐董卓的事就要落空,袁绍和冀州牧韩馥等人开始密谋,他们打算替换掉年幼的皇帝,立幽州牧刘虞为帝。
刘虞字伯安,是东海恭王刘疆的后裔,刘疆是光武帝刘秀的长子,说白了刘虞也带着纯正的皇室血统。
而且此人为政宽厚仁慈,成为幽州牧后,青州、徐州的士人与百姓投奔去幽州的多达一百多万人。
原本这样一个人成为皇帝倒是众望所归,但如今是袁绍等人要废帝而立,性质就完全变了。
曹操第一个站出来反对,而袁术这时也站在了他的一边,公然反对袁绍和韩馥等人。
这不禁让曹操觉得有些意外,原本穿一条裤子的两兄弟怎么说闹翻留闹翻?
没过多久袁绍和韩馥竟然直接派前任乐浪郡太守张岐前往幽州,向刘虞奉上皇帝的尊号,却被对方严词拒绝。
袁绍等人退了一步,请求刘虞主持尚书事务,代表皇帝封爵任官,利欲熏心的意味跃然纸上。
可刘虞依旧是绝不接受,甚至扬言要是他们再逼迫,就逃往匈奴永远不再回来。
直到这时袁绍等人才就此作罢。
不过因为这件事,各方诸侯也闹的不欢而散,没过多久就纷纷撤回了各自的驻地。
·········
这天林凡来到政务厅,此时这里已经是人来人往,穿梭不停。
自从临时招揽了处理日常事务的士子后,除了一些重要的事陈群需要林凡首肯,其余的事已经不需要他插手。
所以他在政务厅的时间远远没有之前那么多了。
看着忙碌的人群,林凡欣慰的点点头。
刚想转身溜走,就听到王凌的声音。
“主公,贾逵和温恢到阳城了,都等你召见那。”
林凡闻言连忙停下了脚步,如今虽然招揽了一批士子,可他也明白这些家伙里面根本就没有大才,只能用他们处理这种普通政务。
要是想得到长足发展,还是要招揽到有安国定邦之才的名臣。
尽管贾逵和温恢二人进入不了一流名臣的行列之中,可也都是盛名遐迩之辈,想来能力自然不会弱。
“见,马上见。”林凡兴奋的说道。
“您稍等。”王凌笑呵呵的跑了出去,身上的胖肉跟着一个劲的颤。
即便最近很忙,也没能让他的体重下降。
没过一会王凌就跑了回来,身后还跟着两人。
其中一人十七八岁,剑眉微竖,双目炯炯有神,一看就是位胸有韬略的人物,只是身上的衣物又破又旧,显得有些窘迫。
他行了一礼,朗声道:“在下贾逵,字梁道。”
“幸会,在下林凡,字长生!”他非常满意的回了一礼。
在林凡看来,穷困对于一个十七八的年轻人来说并没有什么,也许还会是对方奋进的动力。
而另外一人却让他微微一愣。
这竟是一位看上去只有十岁的小胖子,完全就是小巧版的王凌。
“在下温恢,字曼基”小胖子一板一眼的说道。
林凡笑了笑,“从太原走这么远,家人知道么?”
“没敢告诉我爹。”温恢老实的回复。
林凡气冲冲的瞪了王凌一眼。
王凌连忙上前解释,“主公,你别看曼基长得小,实际上已经十三岁了,心眼多着呢。”
政务厅忙碌的人们听到他的话都哄堂大笑了起来。
“有什么好笑的。”温恢不满道:“你们这帮家伙随便来一个也不见得比小爷读过的书多。”
林凡倒不否认他这句话,太原温氏也是当地大族之一,对门中子弟的教育绝非浪得虚名。
但温恢实在是长得有点小,怎么看都不像有十三岁的样子,而且还明说自己是离家出走,林凡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安置。
他忽然望向忙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